第52章 鹦鹉螺:见证地球生命进化的活化石

一滴水的遇见 作家79AgKu 1495 字 13小时前

频繁的火山活动和地壳运动,直接导致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继而催发了生命的灾难--第一次物种大灭绝。这次物种大灭绝持续了大约6500万年,造成约85%的物种灭亡。

当时的海洋霸主直壳鹦鹉螺及其诸多近亲族群,也绝大部分惨遭灭顶之灾,仅有少数存活了下来,后来,一些鹦鹉螺的外壳变弯,大概就是现存鹦鹉螺的样子了。

二、孑遗生物:鹦鹉螺在古生代几乎遍布全球,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和沧海变迁,远古鹦鹉螺类动物中的大部分都已灭绝,只有现生的1科6种卷壳鹦鹉螺,顽强地生存下来。它们分别是:珍珠鹦鹉螺、窄鹦鹉螺、帕劳鹦鹉螺、穿孔异鹦鹉螺、异鹦鹉螺、大脐鹦鹉螺。但他们都是暖水性动物,分布水层为表层至600米水深,最适水层150~300米,寿命可达20年。分布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暖水区域,中国台湾、海南岛和南海诸岛都有原生的鹦鹉螺,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与现生鹦鹉螺相似的种类的最早化石记录,出现在三叠纪(约2亿多年前),而现生种类很可能是白垩纪晚期(6500多万年前)躲过大灭绝的一支进化而来的。

即使这样,现生鹦鹉螺也是当之无愧的“孑遗生物”,在研究生物进化和古生物学等方面有着很高的价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特殊能力:鹦鹉螺是一种少见的会游泳的贝壳,它的精密构造堪称造物的奇迹,被海洋生物学家称为汪洋中的喷射推进器。

鹦鹉螺基本上属于底栖动物,平时多在100米的深水底层用腕部缓慢地匍匐而行。也可以利用腕部的分泌物附着在岩石或珊瑚礁上。通常夜间活跃,日间则在海洋底质上歇息,以触手握在底质岩石上。生活在海洋表层一直到600米深,适应不同深度的压力。鹦鹉螺是肉食性动物,食物主要是小鱼、软体动物、底栖的甲壳类、特别以小蟹为多。

鹦鹉螺的游行原理是借由水流不断通过外套膜,然后经管状肌肉本身以及动物体膨胀而喷射,往后方推进,提供向前的动力。

人类模仿鹦鹉螺排水,吸水的上浮、下沉方式,制造出了第一艘潜水艇--1954年,美国研制出世界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在美国格罗顿下水,在仿生科学上也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