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北宋的年(3)

在大年初四这一天,来自各个国家前来拜年和朝拜的使臣们便开始陆陆续续地向皇帝辞别了。而今年的立春恰好就在大年初四,可谓是一个大吉大利的日子。

在那个以农耕文明为主导的封建时代里,立春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节气啊!每到立春的前一日,开封府都肩负着一项重要任务——送一头精心挑选出来的春牛进入皇宫禁地之中。那么他们把这头春牛送入宫中究竟是要做什么呢?原来呀,这是为了举行一场盛大的仪式:鞭春!也就是所谓的“立春鞭春牛”。人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祈求新的一年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以说,这种鞭春活动既是庆祝立春的独特形式,同时也是一种鼓励农耕生产的有效手段。

不仅如此,在立春前夕,全国各地都会纷纷将迎春牛放置于官府衙门之前。等到了第二天,人们便会手持红绿相间、色彩斑斓的鞭子,欢快地抽打那头春牛。这一行为被称为“鞭春”(这也是后世的“打春”。

与此同时,城市的大街小巷里也涌现出许多售卖小巧玲珑的春牛(就像现在北方的打春鸡一样)玩具的摊位。那些家中养有耕牛的人家更是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他们会用心地给自己家的耕牛装扮一新。无论是给牛戴上鲜艳的花朵,还是系上五彩的绸带,无一不体现出当时老百姓对于即将来临的春天充满了殷切的期盼之情,以及对耕牛那无比重视的态度。毕竟,在农耕社会中,耕牛可是农民们辛勤劳作时不可或缺的得力伙伴呐!

在北宋时期,春节的欢庆氛围会一直延续至元宵节过后。而每到元宵节前夕,开封府便早早地着手准备元宵灯会的彩排事宜,由此足见元宵节于宋朝时的举足轻重地位。就在此时,开封府会在皇宫前方精心搭建起一座气势恢宏的山棚。那一根根粗壮的大檩条笔直地对准着宣德楼,仿佛要将这热闹喜庆的气息直接传递进皇宫之中。

从这一刻起,那些喜爱凑热闹的京城百姓们已然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开始向御街聚拢而来。这条宽阔的街道两侧设有连绵不断的连廊,此刻的连廊之上,众多艺人正在施展浑身解数,倾情演绎着各式各样令人瞠目结舌的奇能异术。其中既有婀娜多姿的歌舞百戏,又有激烈精彩的蹴鞠击丸;既有惊险刺激的踏索上杆,又有让人叹为观止的吞铁剑表演,更少不了神秘莫测的药法傀儡之术。一时间,叫好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响彻整个御街。

再看那座朝向宣德楼的山棚,更是美轮美奂、蔚为壮观!整座山棚皆是由绚丽多彩的锦绣彩旗所搭建而成,重重叠叠、堆积如山。而彩旗之上,则绘制着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神仙故事画卷,或飘逸灵动,或庄严肃穆,引得众人驻足观赏,啧啧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