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一九零零

晚清风云起,国运似残烛。

变法图存志,悲歌泪满途。

“时间坐标:公元1900年”

“地点坐标: 东方大清国。”

【灵船任务目标:带回嘉月,梓轩散落于人间的残魂】

晚清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华夏大地仿佛一艘在狂风巨浪中摇摇欲坠的残船,满目疮痍。

列强的坚船利炮如凶猛的巨兽,无情地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国门,将这个曾经辉煌的国度拖入了无尽的深渊。

腐朽的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泥沼中苦苦挣扎,摇摇欲坠,恰似那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百姓们在战火与灾荒的双重折磨下,宛如置身于炼狱之中。战火纷飞之处,房屋化为灰烬,田园沦为废墟;灾荒肆虐之地,颗粒无收,饿殍遍野。

人们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眼神中满是绝望与无助。他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四处寻找着一丝生存的希望,却往往只能在饥寒交迫中痛苦地死去。

紫禁城,这座象征着皇权的宏伟宫殿,红墙黄瓦依旧庄严肃穆,可在那华丽的外表之下,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针对改革派的阴 谋的旋涡正无情地翻滚着,吞噬着一切希望。

王公贵族们在宫廷的深宅大院里,为了权力和利益,明争暗斗,尔虞我诈。他们不顾国家的危亡,百姓的疾苦,只知贪婪地追逐着自己的私欲,使得整个国家陷入了更深的危机之中。

而在这看似绝望的人间之上,在那云雾缭绕、超脱凡俗的神秘境界里,有着一股神秘的力量,正悄然注视着这尘世的兴衰变迁。

那里,是众皇子的居所,他们虽身处天界,却心系人间。

光绪帝,这位年轻的帝王,就在这乱世的狂风骤雨中沉浮于紫禁城的波谲云诡之中。虽然受到压制,他的眼中却始终燃烧着一团炽热的火焰,那是振兴大清的坚定信念。

面对列强的步步紧逼,犹如饿狼环伺,不断蚕食着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国内积贫积弱,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社会矛盾尖锐。光绪帝深知,唯有变革,才能让这个深陷泥沼的国家重获生机。

于是,他决心以戊戌变法为利刃,试图斩断那束缚国家发展的腐朽枷锁。身边更有康有为、梁启超等一众满怀救国理想的变法志士,如群星般围绕在光绪帝身边。

他们怀着满腔的热血和抱负,积极奔走,日夜谋划。在紫禁城那幽静的书房里,烛光摇曳,他们挑灯夜战,手中的毛笔为战戈,撰写着一封封饱含心血的变法奏折。

他们的笔触,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试图通过改革,让大清帝国能够破旧立新,重现往昔的辉煌。

远在九天之上,云雾缭绕之处的灵船上。众皇子也正神色凝重地俯瞰着人间的惨状,心中满是悲悯。

他们历经风雨,已然成长为天道的守护者,虽超越了死生,却心怀苍生。此时的大清,国运已如风中残烛,岌岌可危,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慈悲与责任的驱使下,他们决定出手相助,拯救这苦难的人间,嘉月与梓轩不知自己散落于人间的残魂,即将历劫......

为首的嘉月,飒爽英姿,气质不凡,目光坚定而深邃,手中捧着一颗散发着神秘光芒的国运玄珠。这颗玄珠,乃是凝聚了天地间神秘力量的宝物,蕴含着扭转乾坤的神奇力量,也是她用来改变大清命运的关键所在。

紫禁城的夜,总是格外漫长。

体态丰腴的瑾妃倚在雕花窗边,望着远处坤宁宫的方向。那里灯火通明,丝竹声声,想必是珍妃又在陪皇上赏月了。她攥紧了手中的绢帕,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姐姐啊姐姐,你总是这样,轻而易举就能得到我想要的一切。”瑾妃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阴鸷。

忽然,一阵阴风掠过,烛火剧烈摇曳。瑾妃警觉地转身,却见一个身着红衣的女子正站在她身后。那女子生得与她一模一样,只是眉目间多了几分妖冶之气。

“你是谁?”瑾妃后退一步,声音却出奇地平静。

“我是你也是瑾儿,来自九天之上。”红衣女子轻笑,“我知道你心中的怨恨,我可以帮你。”

瑾妃定定地看着她,忽然冷意森然地笑了,只是那笑意不达眼底:“帮我?怎么帮?”

“与我融为一体,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一切。”瑾儿伸出手,指尖泛着幽幽的红光,“你恨珍妃,不是吗?恨她夺走了皇上的宠爱,恨她总是那样高高在上……”

因把所有的爱好放在美食上,略显臃肿瑾妃的呼吸急促起来。是的,她恨。从小到大,珍妃总是那样耀眼,那样得宠。就连入宫后,皇上也总是偏爱她。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