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晓乾则是看着陷入思考的众人,也装模作样地蹙起眉头,摆出一副沉思的模样。
其实完全不知道都在想什么,心里嘀咕,装深沉,谁还不会了。
过了片刻,李奥率先打破沉默,弹了弹烟灰。
“大叔,能不能先说下你最终的意图是啥?这样我们也好参谋参谋。”
朱元璋抽着烟,目光依旧紧紧盯着地图,“咱要把借空印从中谋利的贪官,全部诛灭九族。”
“至于那些虽有空印之实,却没有贪污的,就把他们的九族借此发配到辽东,或是北方人口稀少的地方。”
“让那些心中还念着元朝好的官员,和反对改革的文臣都好好看看,好好涨涨记性!”
“最起码能让他们都老实几年,这样咱们改革会顺利很多。”
“同时,往北方迁移大量人口,咱大明还是太缺人了。”
“卧~卧槽~,老李,老朱的九族消消乐来了!”牛晓乾瞪大了眼睛,咋呼道。
“去去,说正事呢。”李奥没好气道。
刘伯温苦笑了一下,虽满心疑惑啥叫消消乐,但也没心思去问。
而是神色忧虑,看向朱元璋,“陛下,严惩贪官污吏确有必要,只是株连九族,刑罚过重,恐会引发朝堂震荡,人心惶惶。”
“那些被发配的官员家属,路途遥远,环境恶劣,许多人恐难以承受,这于陛下仁君之名,恐怕有损。”
朱标面露不忍之色,劝道,“父皇,儿臣恳请您三思。”
“贪官固当惩处,他们的所作所为损害了朝廷的根基,理当受到应有的惩罚。”
“可株连无辜,实非善举。”
“那些被牵连的人,或许从未参与过不法之事,却要承受如此沉重的代价。”
李奥皱了皱眉头,“大叔,我理解你想推进改革、整肃朝堂的决心。”
“但株连九族和大规模发配,确实容易引起社会动荡。”
“而且,迁移人口充实北方是好事,咱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政策,鼓励百姓自愿前往,而不是强制发配官员家属。”
朱元璋转过身,目光紧紧锁住李奥。
“小李,咱在现代知道一句话,叫‘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其中的道理,你清楚知道吧?”
“咱就算想尽办法鼓励百姓,他们大多还是不愿去那偏远苦寒之地。”
“即便真有去的,也多是些什么都不懂的流民之类,光靠他们,想要发展起来何其艰难。”
“可那些犯官的九族就不一样了,他们之中不乏有学识、有技艺之人。”
“把他们发配过去,既能充实人口,又能带去知识和技术,对北方的发展大有益处。”
李奥一时语塞,心里明白,一群毫无见识的乌合之众,真就是填充个人口,对于合理发展而言,不仅可能毫无帮助,反而会带来诸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