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三十个日夜的鏖战,我终于啃完了《战争与和平》上册。这可是我有生以来读得最慢的一本书,从来没有一本书让我如此费时费力。上册整整有 684 页,如果按照我往日的读书速度,可能两三天就能读完,而这次却耗时最久。
在这个凡事都追求速度的时代,慢,似乎已经成为了明日黄花。
提及读书速度,人们的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一目十行”“快速阅读”,甚至是“超级快速阅读”这样的词汇。而且,在过去,我也读过一本关于“超级快速阅读”的书,如果按照书里所讲的方法去实践,或许很快就能读完一本书,速度之快,可能只需几分钟,甚至十来分钟。
然而,这种快速阅读的方法是否真的有效呢?也许对于那些专门进行快速阅读训练的人来说,它确实是行之有效的。但对于像我这样读书慢条斯理的人来说,其效果实在是微乎其微。
我自身并未接受过快速阅读的训练,仅是阅览过这方面的书籍,便觉得它与我的阅读法门和速度并不契合,故而未曾加以练习。
或许在当今这个时代,凡事皆追求快速效益,快速获取自身所需信息的能力似乎变得尤为重要了。
然而,在注重速度的同时,绝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
真正的阅读,是在于对内容的领悟和思索。
我们每个人的阅读习惯各异,理解力和起始点也不尽相同,这些因素皆决定了阅读速度的差异。
有些人阅读一本五百来页的书籍,或许三四十分钟便能汲取到他渴望的知识,这绝非虚言,而是确有这样的人存在,我亦有所耳闻。
我还结识了一位友人,他读书时真的能够一目十行。至于像他们那般,我目前是难以企及的,或许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或许我能够做到。
读书速度的快慢,与良好的阅读习惯息息相关。
良好的阅读习惯涵盖了每日坚持不懈地阅读,阅读时全神贯注,做好笔记,时常温习笔记,这些都能助力我们更好地吸收和理解所读的内容。
读书的速度快与慢,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阅读带给我们的理解力,思考力等。如果我们能够用快速的阅读也能很好地理解阅读的内容,快速也是很好的一种阅读方式。
读书之速,取决于自身之喜好及外界诸因素。
如余,读书喜慢,故读书之速向来较慢,如新年之首书,竟耗时一月。
至于外界因素,颇多矣。致余读书慢者,一为上班后时少,归后尚须更文;二则玩手机时久。
然有些外界因素实难避免,如工作;有些则全然可避,如玩手机。若善用自身之时,读书之速亦会相对快些。
读书之速因人而异,只要能汲取所读书之知识点,快与慢皆非问题。勿一味求速,亦勿慢至无边。
于注重量之积累之同时,更应关注质之追求。
于今之快速时代,吾等似常欲速成事或成任务,速度似亦成衡量效果与成果之重要标尺。能静心读一书,几成奢侈。
然,纵忙,亦勿忘驻足读一书。
黑塞曰:“世界上无任何书籍能予汝好动,然其能使汝成最佳之自己。”欲成最佳之自己,闲暇时多读一书,其将使汝之生活更美好且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