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后,陈迁骑着自行车回到家中。
陈迁租住在宝山路附近新修的平房棚户,住在这里的大多都是附近工厂的职工,随着128事变过后,承平几年,闸北似乎又开始迎来复兴。
但这种复兴只不过是强撑着一口气的倔强,宝山路商务印书馆依旧是一片废墟,不过北站车站倒是新开了几家商店工厂。
住在这里的人都是贫苦老百姓,又或者是经过战争后失业的工厂职工。木头搭建的平房,外面用芦苇篙糊墙,连屋顶都是用稻草盖住。
陈迁就住在这片棚户中,木屋里只有寥寥零星的家具,床上挂着纱帐,角落里放着煤炭炉子。
看了一眼木屋,陈迁发现自己前些天买的一袋子煤球不见了,不知道是谁给偷走。估计又是那位房东太太,靠着修了十几座棚户屋,便开始收租过日子,时不时顺走一些租户家的生活用品。
陈迁在这里没有朋友、没有家人。
刚将自行车推进木屋内,外面泥泞的土路上,抱着一篮子萝卜的房东太太急匆匆走来。
一进门,眼珠子就盯着陈迁的自行车看。
“阿拉小陈,你发达了,都骑上车子啦!”
陈迁坐在家中唯一一把椅子上,随手将烟盒和火柴丢在木桌上。门口一脸市侩的房东太太,自顾自放下怀中的菜篮子,伸手打量着自行车,敲响车上的铃铛。
“欧呦~~~”房东太太扭头询问道:“这车子蛮新的,少说也要二三十元,是不是啦?”
得了,一撅屁股就知道拉的什么。一辆全新的自行车最起码要一百二十多元,还要上缴养路费等七七八八一堆款税,二十元买个轮胎。
“李姐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