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光阴不可忘当初(二)

一步一步,顾枝走向孤亭,好像从一个世界走向了另一个世界。

魔君放下手中棋子缓缓起身,双手笼袖望向顾枝,眼神中盛满笑意,好似故友重逢,顾枝没有走入山崖外的凉亭,因为魔君已经一步跨出来到了他的眼前。

顾枝看着魔君,开口直截了当地问道:“奇苍皇帝的归来和登基都是你一手造就?”魔君点点头:“可以这么说。”

顾枝再问:“为何?”魔君笑道:“因为我能给奇苍想要的所有一切,野心地位和名望权势,我也能给奇星岛所需的一切,太平盛世和生息安宁。所以奇苍不会拒绝我,奇星岛也没得选。”

顾枝还是问:“为何?”魔君笑意更甚:“天底下仅次于光明岛的奇星岛在经历了倾覆之后,只用了短短数年就用革新治政焕然一新,而且所做的不过就是光明岛用了足足两百年才堪堪打造的事情,这不就是最好的答案了吗?”

顾枝微微皱眉,沉声问道:“你想要将一百零八座岛屿都打造成光明岛?”魔君摇摇头,转身望向山下,只有烟雾袅袅,他轻声道:“不,是将整座汪洋都打造成光明岛。”

顾枝摇头说道:“这不可能,几千年来不是没有岛屿之主想过将所有岛屿和海域都连贯一处,可是如此的天方夜谭根本就没有顾虑其后的利益纠葛和权势纷争,更何况如今还有地位愈高的武道修行之人,天下不可能统合一处。掌权者是谁?话事者又是谁?”

魔君笑着看向顾枝,反问道:“不可能吗?”顾枝皱眉沉默不语,他想起了这些年来奇星岛的变迁革新,无论在这之中是魔君的谋划起了更大的作用,还是奇苍与魏崇阳的治政更为尽心尽力,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的奇星岛已经百废待兴了,而且显而易见的是,奇星岛完全能够以比光明岛更快的速度在短短时间内就打造出焕然一新的政治格局,而在那之后,无论是全然崭新的商贸还是沿袭光明岛的新兴产业都有了借以生发的土壤,根本无需那流逝的数百年时间。

魔君挥挥袖子,于是他和顾枝便站在了山崖外的云海之上,顾枝抬眼望去,根本无需魔君再如何指点,只以武道境界和他这些年来的所见所闻,他便清清楚楚地看见了铺展开在眼前的山河画卷,八大海域汪洋翻腾,一百零八座生民所居的岛屿和更多只是山石嶙峋林木繁茂的孤岛错落其间。

魔君双手负后缓缓道:“顾枝,你有多久没再仔仔细细看着这世间?还是说,从当年回到奇星岛南境之后的你便只是将视线落在了市井坊间的方寸之地,而对于更广阔的世界视而不见。苛求英雄和先驱者?可是如果有足以去多做些什么的能力却甘愿袖手旁观,是否也会落入难以自明的窘困?”

顾枝看向那副变幻万千的山河画卷,有海域之中战火点亮,有岛屿之上庙堂江湖纷争,谁也说不清是从何时开始的,或者这世间再过了更多年岁,也依旧是着眼于权势的人更多些,也还是憧憬着万人之上的愿景更多些,所以纷乱和争斗纠缠不休,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利益总是轻而易举地就能卷动天下风云,所以无数人前赴后继,只需端坐山巅云海的魔君在背后轻轻一推,便都在无形之中为那最终一统八大海域的格局做铺路的砖石。

顾枝呼出一口气,问道:“你如何确定那样的未来对于天下人来说便是‘大同’,便是更好的?”魔君摇摇头:“我从未亲眼看见所谓‘大同盛世’,甚至于我更觉得那样的未来,不过是圣贤给予世间不至于始终穷困泥沼的一抹光亮而已,只要世间还有千千万万的人存在,便终究不可能放下利益的引诱和权势地位的渴望,所以如何在这之间竭力寻找一个足够权衡的间隙,便是更好的了。而那样的更好,我亲眼见过,至少要比现在所有的岛屿都要好的更多。”

魔君身上的红袍大袖在云端山风中猎猎作响,似是装满了匆匆掠过的白云,在天际云海之上盛开了一朵红艳的鲜花,轻轻摇曳洒落生机无数,晃眼间哪还有血色蔓延怨魂纠缠。

魔君笑着凝望世间,一如这匆匆数百年以来的时时刻刻,他轻声道:“世道在变得更好?人心也慢慢完满?只要光阴流水永不停歇,便谁也无可否认,世间总是没有坠落更多的。可是明明更好的未来就摆在了眼前,而且触手可及,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视而不见呢?为什么明明可以给普罗大众一个睁眼看着世间的机会,却仍要用所谓武道所谓地位来蒙蔽呢?所以我要一场颠覆,会死许多人,也有许多人会因此得到一个机会,更有许许多多的人可以哪怕无法亲眼看见却生活在一个更好的世道中。”

变革总是需要流血的,可是奇星岛死了太多人,如果将那民不聊生的一切归入自由的代价,是否那样的未来终究多了几分难以承受的沉重?在自由和生命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