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死生两处见不见(四)

那般风轻云淡的神色和语气好像在说砍个柴真是太累了,可其实此时在他们二人的身后,是堆叠的累累白骨和流淌的殷红鲜血,所以他们二人孤零零地站在宛如地狱的血腥景色中,让人望而生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鱼姬低下头擦了擦手掌并不存在的鲜血和尘埃,随口问道:“现在呢?你作何打算?”顾枝回头看了一眼岁禾城的方向,他有些犹豫,不知是该就此离开,还是再等等岁禾城更加安稳了。

鱼姬头也不回说道:“即便你想要护着这座城池的安危,终究也只是因为它此时在你眼前罢了,如今还有些许许多多的城池同样沦落于水深火热之中,你难道就可以当作视而不见了?”

顾枝没有说话,他只是静静看着岁禾城的方向,然后像是想起了什么,突然低声说道:“曾经在出云岛上也有这样一座城池,只是它和一直太平安稳的岁禾城不同,自从城池铸造以来便一直对抗着不知来历的魔军侵扰,那种杀戮和战乱一直持续了数百年,那座孤城却始终矗立在那里,没有退却也没有破败,他们世世代代都守住了那座城。”

鱼姬终于转头看向顾枝,然后看见了他脸上熟悉的神色,那种悲悯和遗憾总是在让人措手不及的时候透过那双清澈眼眸撞进人的心底里去,不由自主地便要沉浸于他的悲伤之中去。

鱼姬轻声问道:“结局呢?”顾枝手掌握住刀柄轻轻一甩,他低下头继续说道:“结局?结局就是当我们离开去往秦山的时候,得到的只是那座孤城被不再留手的魔军彻底踏破的消息,在那其中世世代代坚信着自己为世间抵抗了邪恶的所有人也死了,死得无足轻重无声无息。”

顾枝突然笑起来,只是语气却变得冷淡:“是不是很可笑?那么多人坚守了数百年的信念竟只是魔君那个高高在上的君主为了磨炼魔军而打造的虚幻罢了,只要魔军真的打定主意攻城了,玄铁关所有的荣耀和历史都那般嘲弄。”鱼姬静静看着顾枝的侧脸,听见他轻声呢喃:“所以我不知道该如何做出选择,也许最终,都是遗憾。”

鱼姬收回视线看向前方远处,她好似看见了潮起潮落的汪洋,然后说道:“该离开了。”顾枝点点头,叹息道:“是啊,该离开了。”远处岁禾城的城墙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披挂铁甲的身影,顾枝眯起眼睛看去,然后愣在了原地。

数十年过去了,如今郓荒岛王朝的铁甲样式都变了许多,可是当言端仁重新披挂上阵的时候,他依旧是当年那个冲锋陷阵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表露身份和当年经历的言端仁得以在岁禾城驻军人手不足的情况下走上城墙,并且凭借有条不紊的守城策略成功接管了那位忙得焦头烂额的副将手中的权柄。

此时言端仁站在城墙箭垛旁,苍老佝偻的身影掩盖在铁甲下,居然像是让人看见了一个所向无敌的大将军。

言端仁手掌轻轻拂在城墙上,风沙吹过他的脸颊,饱经风霜的老人脸上神色已经没有了当年出征时的飞扬意气,可是那双浑浊的眼眸深处此时却依旧是毫无畏惧的锋锐。

顾枝想起那个喜欢在忙完农活之后独自坐在院子里屋檐下出神的老人,如今若是去问,言端仁究竟是更希望有朝一日重回披靡无双的战场,还是只希望那般岁月静好安享晚年呢?

顾枝上前走出几步,然后便看见言端仁端起城墙箭垛上的酒坛,言端仁举起手臂,站在老人身边的言澍看见言端仁的手肘微微颤抖,却还是那般倔强固执地端起酒坛。

老人沙哑的声音尽力喊道:“顾枝,你该走了,这座城这座岛,是我们的家园,你已经做得足够多了,在你的身上没有罪孽,更没有背负那么多的死亡,去吧,你该有你自己选择的远方要去走,‘地藏顾枝’是当之无愧的英雄,而顾枝,也永远都是。”

顿了顿,言端仁的声音有些颤抖起来,他手掌紧紧抵在城墙砖石上,喊道:“念媛若是还活着,就拜托你照顾好她了,是我和言澍没有保护好她和言奇,这是属于我们的罪孽,可是如今恐怕没有机会偿还了,顾枝,这是我个人的请求,请务必护住念媛的性命。还有……”言端仁深呼吸了一口气,他的眼角有泪水流淌而下,却在铁甲的遮掩下无人察觉,言端仁喊道:“还有,请将言奇的尸体带回家吧。”

顾枝站在原地看向城墙上的言端仁,他的视线穿过了风沙,清晰看见老人脸上坚毅的神色,还有从眼角淌落的泪水,顾枝与老人就那般遥遥对视。

许久许久,顾枝将手中漆黑长刀插在地面上的尘土中,然后拱手弯腰行礼,他高声喊道:“顾枝再次答谢言澍的救命之恩,以及言端仁的收留之恩,顾枝在此承诺,只要仍留性命于世,便要护佑白念媛此生平安。顾枝,会带着言奇回家的。”

言端仁抬起手掌捂住眼睛,然后他重新提起酒坛,高声喊道:“那就去吧,顾枝。”说完,他扬起手臂将手中的酒坛奋力抛去,顾枝直起身子伸出手将半空中摇晃的酒坛握在了手中,他揭开泥封将酒坛里的酒一饮而尽,然后转身离去。

最后他背对着岁禾城挥了挥手,没有回头去看,却知道言端仁和言澍也一定在与自己挥手道别。再见,或者再也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