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祭天大典的阴谋:楚清歌的复仇之战

楚清歌的眼中闪过一丝痛楚,她轻轻拍着赵煜宸的背,柔声安慰道:“煜宸,一切都会过去的。”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悲痛,问道:“煜宸,你还记得娘以前跟你说过的话吗?你要坚强,要记住你是谁。”赵煜宸的眼神渐渐坚定起来,他点了点头,眼中的泪水也随之消散。

“娘,我知道了。”他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紧紧握在手里,“这是母后留给我的。”楚清歌看着那块玉佩,眼眶再次湿润。这块玉佩,是她和赵瑾瑜定情之物,如今却成了遗物。

楚清歌与赵煜宸交谈良久,从他断断续续的叙述中,拼凑出了更多李婉儿和曹正勾结的细节。她还从赵煜宸那里得到了一封密信,那是曹正写给李婉儿的,信中隐晦地提到了他们下一步的计划。楚清歌小心翼翼地将密信藏在赵煜宸的衣物中,叮嘱道:“煜宸,这封信很重要,你一定要好好保管,千万不能让任何人发现。”

赵煜宸郑重地点了点头:“娘,你放心,我知道怎么做。”楚清歌再次拥抱了儿子,然后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冷宫。宫墙外的风更冷了,楚清歌拢了拢衣襟,朝着约定的地点走去。

城西的一处破庙里,萧恒正在焦急地等待。看到楚清歌的身影,他连忙迎了上去。“清歌,你没事吧?”他关切地问道。

楚清歌摇了摇头:“我没事,我已经见到煜宸了,也拿到了一些重要的证据。”她将从赵煜宸那里得到的密信交给了萧恒。萧恒接过信,仔细阅读,脸色越发凝重。

“这曹正和李婉儿,真是胆大包天!”他咬牙切齿地说道,“清歌,你放心,我一定会联合其他大臣,在朝堂上揭露他们的罪行,为楚家翻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楚清歌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萧大人,拜托你了。”

萧恒拱手道:“清歌,你也要多保重。”

楚清歌转身离去,她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夜色中。破庙外,寒风呼啸,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风暴奏响序曲。

“我会的。”楚清歌低声说道,加快了脚步。

楚清歌离开破庙后,沿着事先规划好的路线,绕过几条偏僻的小巷,来到城郊一处隐蔽的民宅。两名身着粗布麻衣的男子守在门口,见到楚清歌立刻躬身行礼:“夫人。”楚清歌微微颔首,推门而入。

屋内,楚怀瑾正襟危坐,翻阅着手中的书卷。听到动静,他抬起头,见到楚清歌,立刻放下书卷,快步迎了上来。“清歌,你回来了!事情办得如何?”他关切地问道,同时伸手接过楚清歌褪下的披风。

楚清歌轻轻地将披风递给他,走到桌边坐下,给自己倒了杯热茶,轻抿一口才说道:“煜宸那边我已经安排好了,证据也交给了萧恒。”

楚怀瑾眉头微蹙:“萧恒那边可靠吗?”

楚清歌放下茶杯,目光坚定:“萧恒为人正直,且对当今圣上的所作所为早有不满,他一定会尽力而为。”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况且,我们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楚怀瑾走到楚清歌身旁,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清歌,这些日子你辛苦了。”他叹了口气,“我真恨自己没能保护好你和孩子们。”

楚清歌摇了摇头,握住楚怀瑾的手:“哥哥,别说这些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救出煜宸,为楚家洗刷冤屈。”

楚怀瑾点点头:“我已经安排好了,族中的老幼妇孺都已安全转移到城外庄子上,有专人照顾,你不用担心。”

“那就好。”楚清歌略微松了口气,但眉宇间依旧带着挥之不去的忧虑。她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漆黑的夜色,沉默不语。

楚怀瑾走到她身后,顺着她的目光望去,漆黑的夜空中,几颗稀疏的星星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清歌,”他轻声说道,“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楚清歌转过身,对着楚怀瑾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会的,哥哥。”

柳如烟焦急地在冷宫门口来回踱步。夜色渐深,冷风吹过,她不禁打了个寒颤,搓了搓冻僵的双手。她抬头看了看紧闭的宫门,心里默默祈祷着王妃能够平安归来。

柳如烟一身粗布衣裳,头戴斗笠,低着头快步走过熙熙攘攘的市集,最终消失在一条偏僻的小巷里。几个时辰后,她已换回侍女装束,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楚清歌面前。“小姐,奴婢打探到了。”柳如烟压低声音,递上一张折叠的纸条。楚清歌接过,迅速展开,上面只有寥寥几字,却让她心头一震:并非意外,金钗有毒。

楚清歌紧紧攥着纸条,指节泛白,豆大的泪珠从眼眶滑落,滴在纸条上晕染开墨迹。芷若,我的女儿……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如烟,帮我联系上我兄长在京郊的旧部,我要亲自查明真相。”柳如烟看着楚清歌悲痛欲绝却又强忍坚毅的模样,心疼地点头,“是,小姐。”她福了福身,转身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荒郊破庙中,楚清歌一身素衣,面容憔悴,与几个身着黑衣的男子相对而坐。“王妃娘娘。”为首的黑衣男子抱拳行礼。庙内昏暗的烛光映照在他脸上,更显肃穆。“我需要你们帮我查一件事,”楚清歌开门见山,“关于公主芷若的死因。”她将那张写着“金钗有毒”的纸条递了过去。黑衣男子接过,仔细查看后,神情也变得凝重,“王妃娘娘放心,我等定当竭尽全力。”

与此同时,皇宫内,赵瑾瑜正与几位大臣觥筹交错,谈笑风生。他举起酒杯,朗声道:“诸位爱卿,朕今日设宴,一来是为了庆祝新政推行顺利,二来也是为了感谢诸位爱卿的鼎力相助!”大臣们纷纷起身,举杯附和:“陛下圣明!”赵瑾瑜放下酒杯,目光扫过众人,眼底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他最近总觉得楚清歌有些异样,自从芷若去世后,她就变得沉默寡言,常常一个人待在寝宫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李婉儿身着华服,端坐在赵瑾瑜身旁,眼波流转,笑意盈盈。她注意到赵瑾瑜看向楚清歌寝宫的方向,眼神中带着几分探究,心中暗自警惕。她优雅地举起酒杯,轻抿一口,“陛下,臣妾敬您一杯。”赵瑾瑜回过神,对李婉儿露出一个温柔的笑容,举杯与她同饮。

李婉儿回到自己的寝宫后,立刻屏退左右,只留下曹正一人。她走到曹正面前,语气低沉,“曹公公,你有没有觉得陛下最近对楚清歌的态度有些冷淡?”曹正微微躬身,眼珠一转,“娘娘明鉴,陛下最近确实对王妃娘娘的举动有所怀疑。”李婉儿眉头紧锁,“我必须尽快除掉楚清歌,否则后患无穷。”曹正阴恻恻地一笑,“娘娘不必担忧,老奴已有计策。”

翌日,曹正故意在赵瑾瑜面前提起楚清歌最近频繁与一些身份不明的人接触,言语间暗示楚清歌可能心怀不轨。赵瑾瑜本就对楚清歌心存疑虑,听到曹正的话后,疑心更重。他脸色阴沉,一言不发地离开了御书房。曹正看着赵瑾瑜离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得逞的笑容。

小主,

楚清歌在破庙中焦急地等待着调查结果。一名黑衣男子快步走到她面前,单膝跪地,“禀告王妃娘娘,我们查到那支金钗上的毒是西域的奇毒‘落日红’,这种毒极其罕见,只有少数人能够制得。”楚清歌脸色一变,呼吸急促,“是谁?是谁害了我的芷若?”她紧紧抓住黑衣男子的手臂,指甲几乎要嵌入他的血肉中。黑衣男子感受到楚清歌的悲愤,语气坚定,“王妃娘娘请放心,我们一定会查出凶手,为公主报仇!”楚清歌缓缓松开手,眼神中充满了仇恨的火焰,她抬头望向天空,喃喃自语,“芷若,娘一定会为你报仇……”

楚清歌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悲痛和愤怒。她转头看向黑衣男子,语气冰冷地吩咐道:“继续查,我要知道是谁把这毒带进宫的,还有,查清楚李婉儿最近的动向。”黑衣男子领命,迅速消失在夜色中。破庙里只剩下楚清歌一人,她颓然地坐在地上,泪水无声地滑落。破庙外夜风呼啸,庙内残破的佛像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阴森。

与此同时,皇宫中,赵瑾瑜在寝殿内来回踱步,眉头紧锁。他想起曹正的话,又想起楚清歌最近的反常举动,心中愈发不安。他唤来暗卫,沉声命令道:“密切监视王妃的一举一动,有任何情况立即来报。”暗卫领命而去,寝殿内恢复了平静,只有烛火摇曳的影子投射在墙壁上,显得格外诡异。寝殿外的宫灯发出昏黄的光芒,将宫殿的屋檐勾勒出一道道清晰的轮廓。

李婉儿在自己的宫殿中,不安地抚摸着手中的玉镯。她感到赵瑾瑜对她的信任正在逐渐减少,而楚清歌的存在更是让她如芒在背。她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漆黑的夜空,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她必须尽快除掉楚清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窗外的风吹动着树枝,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在回应她内心的焦虑。

曹正从御书房出来,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月亮,嘴角露出一丝阴冷的笑容。他走到一处僻静的角落,低声吩咐身边的小太监:“去通知燕王,计划可以开始了。”小太监点头领命,迅速消失在黑暗中。宫墙上的守卫来回巡逻,他们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

楚怀瑾接到楚清歌的密信后,立即召集了残余的部下,开始秘密调查“落日红”的来源。他脸色凝重,语气坚定地对众人说道:“为了妹妹,为了楚家,我们一定要查清楚真相!”众人齐声应道:“誓死追随将军!”他们聚集在一处隐蔽的山寨中,山寨周围是茂密的树林,易守难攻。

深秋的寒风卷起枯叶,在冷宫破败的院墙外打着旋。一个身形瘦削的身影裹在粗布麻衣中,低着头,步履匆匆。她走过几个巡逻的侍卫,侍卫们只当她是洒扫的宫女,并未多加留意。这正是乔装打扮后的楚清歌。宫墙外,一辆不起眼的马车早已等候多时。她迅速上车,马车辚辚驶去,朝着城外一处隐秘的宅院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