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烟换上宫女的服饰,低眉顺眼地穿梭在宫廷之中。她脚步轻盈,眼神却机警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她要将宫里的消息传递给楚清歌,还要暗中保护被废的太子赵煜宸。在一处偏僻的宫殿里,她见到了赵煜宸。他不过六岁,眼神却充满了恐惧和不安。柳如烟将带来的糕点递给他,低声安慰道:“小殿下别怕,奴婢会保护你的。”
燕王府内,燕王正与谋士商议着朝中的局势。“赵瑾瑜越来越昏庸,竟然如此宠信一个女子,实在令人失望。” 燕王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李婉儿这个女人,野心勃勃,或许可以利用一番。” 几日后,燕王府的马车低调地驶向了李府。
“合作愉快。” 李婉儿举起茶杯,对着燕王微微一笑。
楚清歌身着一袭粗布麻衣,站在一处略显破败的院落里。她抬手将头上裹着的布巾紧了紧,遮住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清冷的眼眸。 “人都到齐了吗?” 她声音低沉,与往日王妃的雍容华贵判若两人。
“回禀少夫人,”一位面容黝黑的中年男子抱拳答道,“各地的弟兄都已按您的吩咐秘密潜入京城,如今都在城外待命。” 他是楚怀瑾安排的暗线之一,负责联络楚家残存的势力。
楚清歌轻轻颔首,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芷若的死,我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她紧紧攥着手中的一个玉佩,那是芷若生前最喜欢的物件,如今却成了她复仇的动力。院落里寂静无声,只有风吹动树叶的沙沙声,更显萧瑟。
柳如烟在安顿好赵煜宸后,悄悄溜出宫殿。她沿着宫墙的阴影快速移动,目光警觉地扫视着四周。宫廷的夜晚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她来到一处隐蔽的角落,从袖中掏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几行娟秀的小字,正是楚清歌的亲笔信。读完信后,她将纸条揉碎,放入口中嚼烂咽下。柳如烟深吸一口气,整理好衣衫,重新融入到宫女的队伍中。
曹正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李婉儿的神色,见她心情愉悦,便上前一步,低声道:“娘娘,燕王派人送来了礼物,说是恭贺娘娘诞辰之喜。” 李婉儿拿起手中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哦?他倒是消息灵通。” 她放下茶杯,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把礼物收下吧。” 曹正弯腰应是,随即退了下去。 李婉儿的目光落在窗外盛开的牡丹上,嘴角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宫殿外,晚霞染红了半边天空,金色的光芒洒在琉璃瓦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深秋的寒风瑟瑟,卷起枯叶在破庙残垣断壁间打转。楚清歌一身粗布麻衣,裹着厚重的披风,掩盖了昔日王妃的华贵,只露出一双清冷的眸子。破庙内,十几个黑衣人单膝跪地,神情肃穆。为首一位身形魁梧的男子,正是楚清歌的兄长楚怀瑾。他起身,将一位年迈的老者引到楚清歌面前,“阿姐,这位是三叔公,当年父亲曾救过他一命,如今他愿意带领族中子弟助你。”老者颤巍巍地行礼,“老朽见过王妃,愿为楚家尽绵薄之力!”楚清歌扶起老者,环视众人,语气坚定:“诸位都是我楚家的忠良之后,今日我楚清歌在此立誓,必将为我楚家洗刷冤屈,还我族人一个公道!”众人齐声高呼:“为楚家!为王妃!” 庙内火光跳跃,映照着众人歃血为盟的决绝身影。破庙外,风声更紧,似在呜咽。
几日后,楚清歌回到京城隐秘的宅院。柳如烟快步迎上来,附在她耳边低语:“王妃,曹正那边有消息了。”楚清歌眉头一挑:“说。” 柳如烟从袖中掏出一封信,双手递上:“这是李婉儿与燕王的秘密通信,曹正冒死抄录下来的。”楚清歌展开信笺,一目十行地看完,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信中,李婉儿与燕王商议着如何利用赵瑾瑜对楚家的仇恨,进一步巩固他们的势力,甚至暗示了取代赵瑾瑜的野心。 她将信纸揉成一团,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很好,终于让我抓到你们的把柄了。”她来回踱步,思考着如何利用这个信息。柳如烟在一旁静静地候着,观察着楚清歌的神情变化。
小主,
翌日,楚清歌故意在赵瑾瑜面前流露出不安的情绪。赵瑾瑜注意到她的异样,关切地问:“清歌,你怎么了?”楚清歌欲言又止,眼眶微微泛红,似乎在挣扎着什么。她轻轻摇头,最终还是低声说道:“臣妾只是做了个噩梦,梦见皇上…梦见皇上被奸人所害。” 赵瑾瑜脸色一变,追问道:“奸人?是谁?” 楚清歌眼神闪烁,更加显得楚楚可怜:“臣妾不敢说……” 赵瑾瑜心中警铃大作,他深知楚清歌的预知梦一向很准。 “清歌,你必须要说!朕要知道是谁要害朕!” 楚清歌这才吞吞吐吐地说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片段,巧妙地将矛头指向了燕王和朝中与燕王关系密切的大臣,并暗示他们与李婉儿有所勾结。她没有直接点名李婉儿,而是通过一些细节和暗示,让赵瑾瑜自己去联想和猜测。赵瑾瑜听后,脸色阴沉,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紧紧握住楚清歌的手:“朕知道了,谢谢你,清歌。”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送走赵瑾瑜后,楚清歌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她知道,多疑的赵瑾瑜必定会对李婉儿和燕王产生怀疑。接下来的几天,赵瑾瑜果然开始疏远李婉儿,并暗中派人监视她和燕王的一举一动。李婉儿察觉到赵瑾瑜的冷淡,心中焦躁不安。她明白,自己必须加快行动了。她偷偷找到燕王,将赵瑾瑜的举动告知了他。燕王脸色凝重,手指敲击着桌面:“看来,我们必须提前行动了。”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萧恒身着夜行衣,潜入了楚清歌的宅院。他从怀中掏出一叠厚厚的文书,递给楚清歌:“王妃,这些都是臣冒死收集的,关于皇上这些年犯下的罪证。” 楚清歌接过文书,快速地翻阅着,上面记载着赵瑾瑜贪污受贿、草菅人命、残害忠良等种种罪行,每一项都足以让他身败名裂。楚清歌深吸一口气,将文书收好,对萧恒郑重地行了一礼:“萧大人,多谢你的帮助,清歌感激不尽!”萧恒连忙回礼:“王妃言重了,臣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接下来的日子,楚清歌开始巧妙地将赵瑾瑜的罪证透露给一些正直的官员,朝堂之上,关于赵瑾瑜的流言蜚语开始蔓延,一股暗流正在涌动。
“阿姐…一切…准备…妥当…”楚怀瑾对着楚清歌拱手说道。
楚清歌微微点头,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好!”
楚清歌抬手示意楚怀瑾坐下,指尖轻叩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烛火跳动,映照着她清冷的面容。“怀瑾,楚家旁系子弟可安顿妥当?”
楚怀瑾挺直腰杆,沉声回应:“回阿姐,皆已妥善安置在城外庄子上,每日均有人巡视保护,不会被发现。”他顿了顿,从袖中取出一张折叠的布帛,双手递上,“这是他们的名册和联络方式,请阿姐过目。”
楚清歌接过布帛,展开细看。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名字,她一笔一划地扫过,仿佛在确认每一个名字背后的生命和希望。看完后,她小心地将布帛收入怀中,抬头看向楚怀瑾,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欣慰:“怀瑾,这些年,辛苦你了。”
楚怀瑾轻轻摇头,眼眶微红:“能为楚家尽一份力,是怀瑾的本分。阿姐,父亲…母亲…在天之灵,也能安息了。”
楚清歌眼眸低垂,掩盖了眼底翻涌的情绪。她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悲痛压抑下去,再次看向楚怀瑾时,眼中已恢复了平静。“怀瑾,我已联络到几位正直的官员,他们愿意为楚家翻案。待时机成熟,我们便可将赵瑾瑜的罪证公之于众。”
楚怀瑾握紧拳头,眼中燃起熊熊怒火:“阿姐,我已召集了一批忠于楚家的旧部,随时听候阿姐差遣!”
窗外夜雨淅沥,风声呼啸,屋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两人坚定的面容。
深秋的京城,落叶瑟瑟,寒风萧瑟。楚清歌一身粗布麻衣,头戴斗笠,遮掩住曾经倾国倾城的容颜,低调地混迹在人群中。她步履匆匆,眼神却锐利如鹰,扫视着周围的一切。抵达一处偏僻的茶馆后,她闪身进入,寻了个角落坐下,低沉沙哑的声音对店小二说道:“一壶清茶。”
不一会儿,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她面前。柳如烟,她曾经最信任的侍女,此刻也换了装束,显得格外干练。“王妃……”柳如烟刚开口,就被楚清歌抬手打断,“叫我清歌。”
“清歌,”柳如烟顺从地改口,眼眶微红,“你受苦了。”她从袖中掏出一张纸条,递给楚清歌,“这是楚家旁系血脉的藏匿地点,老爷吩咐我一定要亲手交给您。”楚清歌接过纸条,指尖微微颤抖,深吸一口气,将情绪压抑下去,“兄长现在何处?”
柳如烟面色凝重,“老爷在城外十里坡的清风寺,他怕暴露行踪,不敢进城。”楚清歌点点头,“我知道了,安排我与他见面。”柳如烟领命而去,茶馆内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傍晚时分,楚清歌策马来到清风寺。楚怀瑾早已等候多时,见到妹妹,他快步迎了上来,眼眶瞬间湿润,“清歌!你终于回来了!”兄妹二人紧紧相拥,无需言语,一切尽在不言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夜深人静,寺庙的禅房内,昏黄的烛光映照着两张略显憔悴的面容。楚怀瑾将楚家惨遭灭门后发生的事情一一道来,语气悲愤,“皇上他……他竟如此狠心!”楚清歌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但她没有哭,只是静静地听着,内心却早已波涛汹涌。
“如今之计,我们必须尽快行动。”楚清歌的语气坚定而冷静,“我们需要盟友。”楚怀瑾赞同地点了点头,“我已暗中联系了一些旧部,但朝中局势复杂,我们还需要一位在朝中有影响力的人。”楚清歌从袖中取出一块玉佩,“我打算去找萧恒大人。”
萧恒,当朝少有的正直之臣,在赵瑾瑜登基后,便逐渐被边缘化,但他依旧保持着对国家和百姓的忠诚。楚清歌相信,他可以成为他们复仇计划中的关键人物。
几日后,萧恒府邸。楚清歌乔装成一名男子,求见萧恒。萧府管家起初有些犹豫,但看到楚清歌递上的玉佩,立刻改变了态度,恭恭敬敬地将她请了进去。书房内,萧恒听完楚清歌的来意,眉头紧锁,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此事风险极大,稍有不慎……”他顿了顿,又说道,“但皇上倒行逆施,我身为臣子,不能坐视不管。”他从书架后取出一摞卷宗,“这些是皇上贪污受贿的证据,我一直留着,就等合适的时机。”
楚清歌接过卷宗,郑重地向萧恒行了一礼,“多谢大人!”她知道,这条复仇之路充满了荆棘,但她绝不会放弃。
皇宫内,李婉儿一身华服,斜倚在软榻上,听着曹正的汇报。“娘娘,楚清歌已经潜入京城,并且暗中联系了旧部。”曹正的声音低沉而阴冷,“她还与萧恒见过面。”李婉儿眼中闪过一丝寒芒,纤细的手指抚摸着手中的玉镯,“看来,她是想鱼死网破。”她微微扬起下巴,“继续监视她,还有,派人盯着太后寝宫,不要让她有任何机会接近太后。”
此刻,楚清歌正仔细整理着从萧恒处得到的证据,她知道,太后是她最后的希望,只有太后才能制衡赵瑾瑜的权力。她抬头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空,眼神坚定,仿佛黑夜中闪烁的寒星,“瑾瑜,你欠我的,我一定会讨回来。”
柳如烟轻轻推门而入,将一碗清粥放在桌上,“小姐,多少吃点东西吧。”楚清歌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放下手中的卷宗,端起粥碗,慢慢地喝了起来。柳如烟侍立在一旁,低声说道:“小姐,楚将军那边已经安排妥当,随时可以行动。”楚清歌点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她明白,这一步踏出去,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几缕晨光透过窗棂,照在楚清歌略显疲惫的脸上。她换上一套不起眼的宫女服饰,将整理好的卷宗藏在衣袖中,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出。皇宫的甬道上,宫女太监来来往往,井然有序。楚清歌低着头,跟随人流,缓缓向太后寝宫的方向走去。
太后寝宫门口,两名侍卫站得笔直,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来往的每一个人。楚清歌心脏怦怦直跳,手心微微出汗。她努力保持镇定,走到侍卫面前,低声道:“奴婢奉命给太后送些点心。”侍卫上下打量了她一番,其中一人伸手拦住她,“太后今日不见任何人。”
楚清歌强作镇定,微微一笑,“这是皇上特意吩咐的,还请两位大哥通融一下。”她从袖中掏出一小锭银子,不动声色地塞到侍卫手中。侍卫掂量了一下银子的重量,脸色稍缓,低声说道:“那你进去吧,不过只能待一刻钟。”楚清歌连忙道谢,快步走进了寝宫。
太后正坐在窗边,手里捻着一串佛珠,闭目养神。楚清歌轻手轻脚地走到太后身旁,跪下行礼,“太后娘娘千岁。”太后缓缓睁开眼睛,慈祥的目光落在楚清歌身上,“你是哪个宫的?哀家怎么没见过你?”
楚清歌深吸一口气,将藏在衣袖中的卷宗呈上,“太后娘娘,民女有重要的事情要禀告。”太后接过卷宗,疑惑地看了她一眼,慢慢翻看起来。随着一页页卷宗的翻阅,太后的脸色越来越凝重,眉头也越皱越紧。
寝宫外,李婉儿带着两名侍女,款款而来。她看了一眼紧闭的宫门,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曹正办事,果然滴水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