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眉宇间掠过一丝不悦,但仍礼貌回应:“天意门,李寻意。”
李寻意正欲继续针砭少林,忽见这番僧主动搭话,似有所思,便缄口不言。
鸠摩智见他态度冷淡,并未介怀。
鸠摩智面带微笑,目光狡黠地转向李寻意:“李施主言辞犀利,见解独特,诚为可贵。小僧对贵门‘天意’二字颇有兴趣,世间万般,确乎遵循天意。譬如少林七十二绝技,外表辉煌,实则源流复杂,虽集百家精华于一身,却难以掩饰其‘借鉴’之本质。”
此语一出,少林僧侣间议论纷纷,有人愤慨,亦有人尴尬不已。玄慈面色更显苍白,却选择沉默,仿佛静待事态发展。
李寻意闻此,眼神闪过诧异,旋即洞悉鸠摩智之意,嘴角勾勒出一抹深意的微笑:“国师所言极是,武学之道本就相通,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方能攀登新高。但若少林自诩武林领袖,于‘借鉴’与‘创新’之间,应有明确立场,以免江湖中人误解,以为少林之高深仅此而已。”
“李施主所言甚是,少林七十二绝技名扬四海,实为广泛吸收,集大成于一身,此为求知之精神。”鸠摩智话中带刺,一语双关,似褒实贬,“不过,若仅沉溺于武技皮毛,忽视佛法真谛,便是本末倒置,有辱佛门清誉。”
“两位此论,恐有偏颇。”
此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僧缓缓走出少林众人,目光炯炯,正是达摩院高僧无相大师。
今日因玄慈之事,少林声誉大损在所难免。
但事涉玄慈,他也无话可说。
哪怕是李寻意讥嘲玄慈与少林,他也无颜辩解。
但他万万没想到,继李寻意之后,又有人污蔑少林。
这次针对的并非何人,而是少林之基,七十二绝技。
眼看李寻意与鸠摩智两人一唱一和,虽似探讨辩论,实则污蔑少林七十二绝技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