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修为只能将诗句付诸口中。
“这句也不错,用了顶针和用典的修辞手法,写少年欲前往传说中蓬莱、方丈、东瀛三座神山却被沧海所阻隔。”
“倒是有点水平,不过你且看看我这句如何?”许天峰不甘示弱抬手写下最后一句——“唯见杯中酒量宽。”
“人生能有几多老?唯见杯中酒量宽。这句写得很好啊,用疑问的形式表现旷达的心态。”王夫子颔首点评道。
“人的一生当中能老几次?言下之意就是人生不能重来老了就再也回不到少年时,但诗人看见这杯中的酒仍旧满盈,心态就豁然开朗。”
“酒如人,酒满喻人兴,即使老了诗人仍不觉悲观反而觉得自己像这杯酒般老当益壮。不错。”
“许少厉害!末两句有千古名篇之资!”
“确实好啊,这般好句没想到竟然是许天峰写的,难道他之前都在藏拙?”
“李秋良你呢?我的诗已写好,你怎么还在磨磨蹭蹭的。我这首可是专为你写的啊,你以后就是诗中人了,被流放沧澜域徒然老去。”
许天峰捧起宣纸来回展示,生怕有人看不见。
此时,一朵白云遮住天上的曜日,偷偷把浮光掠走。
李秋良感觉眼前光线变暗,抬头望向天空恰好捕捉到这一幕。
片刻后,清风徐来,卷带走天中白云,曜日露出其真容,浮光跃金之下,金芒铺洒大地。
李秋良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剑眉随之舒张,星眸中闪过万点金鳞。
“我李秋良岂会因小人的冷语而一蹶不振?许天峰你且听好了,我的末两句是——潮起云烟天锁影,风乘舟艇月中明!”
“妙啊,妙啊!先写潮汐连天,卷带起万丈云烟将天日遮蔽。风乘舟艇月中明,这句用了倒装的手法,正确的语序应是舟艇乘风月中明。”
王夫子赞叹不绝,频频点首。
“这句写诗人驾一叶扁舟,乘着长风去破那万里浪。末三字堪称点睛之笔,乘舟破浪后天空中的云烟自然也随之消散,露出一弯明月,正好写出诗人旷达的心境。”
其实这句还化用了李白的“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可惜这个世界的人不懂李白这号人。
“不愧是李秋良啊,纵使落魄了也能写出名句,这句恐怕穷极我一生都难以企及。”旁观者中有人叹惋道。
“李师兄果然没有抄袭。他吟诗的时候好帅啊,嘿嘿,我还给他写过情诗,他还应和过我。”刚刚那个侮辱过李秋良的少女顷刻间就态度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