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重用薛焉

前几个月,张崇义就把蓝田大营给了降将陈槟,现在若是将茂陵大营交给薛焉,两大机动重兵集团等于全都握在降将手里。

蒋仁义尉迟璘等八大骑将军都是张崇义从底层骑将里慧眼提拔起来的,短短几年时间就跟着水涨船高,一路扶摇直上平步青云,升到了正二品的将军衔,不可谓不位高权重。

他们对张崇义的忠诚自然是可鉴日月,不至于因为张崇义重用降将而心生怨怼。

他们担忧的是张崇义将两大机动重兵集团交给降将,会增加许多不确定的风险,有一句话叫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然而薛焉此人忠厚正派,持身严谨,品格高尚,自投降张崇义以后,对张崇义身边的幽州文臣武将全都恭谨和顺,所有文臣武将都对他极为敬重,许多话都不好意思当面说出来,唯恐伤了老将的颜面。

他们不说,薛焉也能察言观色,略微思索片刻,连忙躬身道:“谢陛下圣恩,但是臣有句话不吐不快。”

“臣本是大旗旧将,归顺陛下时日不长,虽说陛下对臣恩宠有加,但是茂陵大营举足轻重,关系着大燕国的国本,陛下是不是应该选拔一名信得过的幽州老将节制呢?”

众将见薛焉如此坦诚,不由心神略定。

张崇义缓缓起身,走到薛焉面前,亲热地将他扶起来,一脸无奈地凝视着老将的眸子,苦涩道:

“薛将军,你我相识虽然不久,可谓是一见如故,肝胆相照,我就不跟你绕圈子了。”

“去年要不是你派徐霖千里献潼关,我多半还在冀州领兵小打小闹,完全没有考虑过千里奔袭永安城。”

“再说,要不是你拼死将范进的八万人马挡在潼关之外,我有哪有机会顺利进入永安城?”

“大燕得以开国,我得以称帝,你堪称第一功臣,功劳远在诸将之上,只此一点功勋,你节制茂陵大营就绰绰有余。”

“此外,有些话可能好说不好听,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这个大燕国里,自我以下,乃至所有幽州骑将出身的将军,领着骑兵冲锋陷阵或许不在话下,但指挥多兵种大兵团作战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上关一战之所以会惨败,就是我们还在沿用对青奴骑兵的战术理念,这套理念在中原地区格格不入。”

“中原地区地形复杂,高山河水平原丘陵错落交织,且民情民风反复难测,人心更是深不可测,再想靠着一支精锐骑兵横冲直闯打仗,完全不现实了。”

“薛将军,你和陈槟都是中原地区兵法娴熟的骁将,通晓骑战、步战、车战、陆战、水战,攻城战和防御战,恰好可以弥补我们幽州骑将的不足。”

“等到稳定关中周边的局势,届时我们就会挥兵东征,恐怕还要仰仗你们的兵家天赋。”

“所以茂陵大营统帅一职,你就不要推辞了,此事就此说定,回到京城我立刻下诏。”

“仁义,尉迟璘,这些话我既是说给薛将军听的,也是说给你们听的,希望你们要记住上关惨败血淋淋的教训,虚心向薛将军和陈槟学习兵法谋略,争取早日成为能够统帅大兵团作战的兵法大家。”

他都将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薛焉蒋仁义尉迟璘等人哪里还敢反驳,于是同时躬身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