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崇义越想越是费解,这些年战乱害死了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在他的治下贪官污吏为何还是多如过江之鲫?
如若他们只是单纯的贪财受贿,哪怕是贪污个几千几万两白银,他都懒得深挖严处。
都说千里当官只为财,水至清则无鱼,他从不奢求天下官吏都能成为两袖清风的道德楷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在这大乱之世,粮食是多少穷人的救命稻草,他们怎么能够如此丧尽天良,将救命的粮食据为己有?
治乱世要用重典,前些年在青州,他一口气斩杀十几个倒卖粮食的贪官,在清河郡也砍了不少人头,怎奈依然刹不住这股歪风邪气。
问题根源究竟在何处?
杨千钟等人整天引用圣人语录,什么“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则众星拱之”,什么“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莫非真是他这个皇帝上梁不正么?
旁边是座规模极小的土地庙,庙中端坐着一尊泥塑土地像,旁边矗立着两棵黄叶落尽的槐树。
他不知不觉蹲在土地庙前的石阶上,顺手拾起枯黄树枝在地上划来划去,转身凝视着威严的土地神像,神情有些凄苦。
举头三尺有神明,他就要在土地公的眼皮底下整肃一下大燕国的吏治。
半个时辰后,就有三省六部及京兆府的中下层官员,或乘轿或骑马来到桐叶街。
这些修炼成精的老狐狸,远远瞥见皇帝陛下坐在赈灾点,登时恍然大悟,有人面露释然,有人惊疑惶恐。
他们远在一里外,或者滚鞍下马,或者钻出轿帘,纷纷步行来到土地庙前序班次跪下。
不多时就黑压压占据了半条街,这恐怖阵势着实震惊了桐叶街欢庆佳节的寻常百姓。
消息不胫而走,附近一些好事之徒怀着疑虑,三三两两聚拢过来,躲在街头巷尾遥观事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