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并州秘密

杨千钟道:“陛下可谓一语成谶,其实左冯翊右扶风已经有人跟我搭上线,意思与河内郡那人相似,也是想要一颗定心丸。

左冯翊来人的身份地位极高,是兵权在握的郡尉,司空宪。

司空宪日前偷偷来到京城见我,想要陛下亲书一份委任状,只要委任状到手,他立即回去对付楼图,微臣进宫主要是为了此事。”

张崇义喜得直搓手,看着杨千钟乐滋滋道:“好消息呀,想不到连身居高位的郡尉司空宪都动了觊觎之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走,立刻去御书房,他要委任状,我给他写委任状,他要栎阳郡王的册封诏书,我立刻给他。”

君臣二人脚下不停,一路上踩着碎玉琼瑶返回御书房。

张崇义御笔亲书左冯翊委任状和册封栎阳郡王的诏书,命掌印太监取出金印盖印。

按制,皇帝诏书原本是要中书省中书令杨千钟起草,再经门下省侍中张居贤复署。

张居贤无异议后,才能盖上皇帝金印,交由尚书省颁布执行。

然而大燕王朝草率建立,朝中的文武百官多是幽州大将军府的草根班底,少有前朝老臣,对这些礼仪规程极为疏忽,动不动都说事急从权,几乎从来不按礼制走流程。

张居贤最初对此颇有微词,他这掌封驳大权的侍中形同虚设。

庆幸张居贤也不是食古不化的腐儒,明白在打天下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道理,逐渐适应了张崇义的作风。

有时候甚至绕过中书令杨千钟,直接以门下侍中的身份草拟诏书,请皇帝陛下用印。

如今以中书令杨千钟为首的中书省和以侍中张居贤为首的门下省,职责权限几乎完全重叠,各自承担一部分军政要务。

关键就看张崇义的心情,有些事情习惯交由杨千钟,有些事情习惯交由张居贤。

满朝文武对此习以为常,毫无异议。

新王朝迄今为止连个正牌尚书都没有,许多官位留给幽青冀的官员,所以六部尚书全都空悬,尚书令也空悬,尚书省左仆射李千秋暂摄尚书令权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