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栏远眺着远处浊浪滔滔、波光粼粼的大河,越想越是心潮澎湃,转身拍着魏虎宽阔的肩膀,朗声道:“魏将军,这几天烦劳你替我守住蒲津渡,等候我后续大军到来。
只要保障后续大军安然渡过大河,你就是立下了旷世奇功,我坐稳永安城后,必提拔你为一郡之首,有我张崇义的一天,你魏虎就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
魏虎神情激动地俯身便拜,颤声道:“末将感谢大将军大恩大德,此生愿为大将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蒲津渡在太平盛世时只是微不足道的小隘口,守将不过是区区五品。
但是只要进入战火连绵的纷纭乱世,这个位置就显得举足轻重,将他越级提拔为正三品的郡守,倒也不算太过。
尤其是张崇义正在跟范进廉斩郁雄飞三大诸侯分秒必争抢夺永安城,蒲津渡掌控着他的命门。
他明天就要带着一万骑兵冒险渡过大河浮桥,常羽的四万步兵起码还要十天才能赶到,这漫长的十天里,魏虎能否替他守住蒲津渡,将决定他的生死成败。
按照张崇义的既定方针,他的骑兵队伍渡河后不会立即驰援潼关,而是快马加鞭奔向永安城,争取在廉斩大军抵达前控制京城,迅速收服城内叛军,稳住京城局势后再派兵赶赴潼关。
届时大局已定,范进攻打潼关毫无意义,只能被迫撤军。
倘若他的骑兵部队渡过浮桥后,魏虎丢了蒲津渡,范进大军顺着浮桥进入河西,再烧掉浮桥,直奔潼关,张崇义将彻底进退两难,且退无可退。
到时候再去抢永安城,潼关必破,范进七八万大军趁势长驱直入永安城,他那一万骑兵如何迎战?
若是驰援潼关,说不定永安城就会落入廉斩手里,辛辛苦苦救援潼关再无必要。
入夜不久,茫茫夜色中,十几里外的平原上,突然响起了雷鸣般的马蹄声,上千铁骑风驰电掣驶来。
张崇义的一万骑兵都在城内歇息,四万步兵远在数百里外,此时突兀出现的骑兵,不消说定然是范进的兵马。
张崇义命魏虎下城楼组织御敌,片刻后,安插在城外的哨探急匆匆前来禀告,说这路骑兵总数不到一千五百,后面没有大队步兵跟随,没有携带大型弓弩器械,不像是攻城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