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观湖还是不懂:“既然无冒犯之意,为何还要将他们抓起来?”
友人一挑眉,反倒问了左观湖一个问题:“中原如此广袤,难道人人都可以随便踏足吗?今天允许北庭人的羊吃我们的草,那明天是不是就允许他们的单于喝我们的血?”
左观湖无言以对,友人说的话确实有几分道理,他现在只想知道上面要将这些牧民如何发落。
斥候带着陈将军的命令,在傍晚的时候抵达熏风关:敌军进犯,格杀勿论,熏风关将士守边有功,当赏。
左观湖亲眼看着这些北庭人被斩首示众,在死之前,他们的眼神中大部分都带着巨大的疑惑,鲜血散了满地,虽然面相与中原人不同,但流出的血却同样鲜红。
“兄弟们常年守边,有家难回,好在天佑武帝,天下太平,不过兄弟们想要捞些战功可不容易,现在这样就挺好,我们的战功有了,北庭人的羊分给熏风关当地百姓,陈将军把击退北庭军队的捷报告诉武帝,武帝一高兴又能延年益寿,这样的结果大家都开心,死的不过是几个北庭人,管他是牧民还是真正的士兵,没人关心真相,何乐而不为呢?”友人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嘴角带着抑制不住的笑意,显然他希望这种“好事”还能多一些。
左观湖没有接话,他想到了曾经一位前辈对自己说过的话:“谋士要坐镇后方运筹帷幄,没必要详细了解和见识前线的刀光血影。”
起初左观湖一直都不了解这句话的含义,他认为细节决定成败,如果能掌握所有细节,那胜率当然会再添一成。
直到今天亲眼看到了这些北庭人被斩首的画面,他才明白了那位前辈的真正意思。
见证的杀戮如果太多,毫无疑问会改变一个人,或是变得冷酷无情,或是变得仁慈怜悯,这些都会影响一个谋士的判断,只有绝对冷静的谋士,才能理智的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但左观湖现在却也无法说清这件事正确与否了,若是他没有亲眼见到北庭牧民人头落地的场景,他会对出谋划策的人赞不绝口,死的是敌方的人,而自己这边从上到下都能有不同的收获,何乐而不为呢?
左观湖的心态在那天发生了一些改变,他开始好奇“谋士”究竟是在为谁“谋事”,而谋事的过程中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又会是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许多年过去了,左观湖现在已经成为了安王的座上宾,他有足够的空间去施展自己的才能,所以他也更加清楚自己的力量,“一言千杀”是每一个谋士的梦想,虽然他会谨慎的使用自己的力量,但必要时,他更会摒弃自己的情感。
所以,当他听到安王向面前所有的西域诸国皇族发出直白威胁的时候,左观湖的心情没有一丝波动,权势和地位的好处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与杀戮。
当入局者刚开始感到身不由己的时候,在设局者看来其实早就已经水到渠成了。
左观湖近十年间,都在以安王的名义暗中周旋于各个西域小国,悉心栽种,恩威并施,拉拢结交,而今天,安王收获的日子也该到了。
李尝浅嗅到了局势的紧张,因为他不明白自己究竟处在什么位置,但既然选择了安王,并且站在了安王这边,李尝浅还是决定先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