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什么是有?什么是无?
人类其实是很难分辨的。
这就是人类的“悲剧”,或是“喜剧”的产生根源。
我在图书馆的同事,他的儿子赴美国读大学本科,临行之前,他叮嘱儿子:“你要保持好奇心啊,人类以为自己知道什么,实际上人类可能并不知道人类以为自己知道的。”
他还给儿子举了个例子。他说:
“我在业余时间,给一些家庭做亲子教育辅导时,我注意到一个经常发生的事实:父母以为孩子是怎么想的,而实际上孩子根本不是那样想的,完全是误解……”
我这位人类同事说的话很有意思。
实际上,所有的物质世界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人类根据自己听到的、看到的,然后结合自己的经验、自己的经历和自己掌握的信息,来推断出所谓的“事实”,而这不过是一种猜测而已。
偏听偏信,这是人类最常见的错误,也是人类之间最常见的误解,聪明人和愚蠢的人都会犯这样的毛病。
我下面的话,读者朋友可自行判断是否接受。
我先解答第一个谜题:
《红楼梦》到底是80回,还是120回?如果是120回,那么后面的40回不是原作者写的吗?
我的回答是:
《红楼梦》原着确实是120回,前四十回是曹雪芹反复修改过了,定稿了。后40回也是曹雪芹写的,但是还来不及反复细改,曹雪芹就去世了,这之后就有编辑这部全本的编者,把这40回尽量修饰整理之后,再与前80回的定稿编在一起,形成120回的全本。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读者会对后40回很不满意,这也没错,确实是曹雪芹没来得及细改(仔细推敲),这样的话,文学性就比前80回差一些。这是坏消息,好消息是后40回的原着故事脉络保留下来了。
小主,
再补一句,《红楼梦》这个“不完美”现象,这也可以看成是人类伟大文学作品的常见命运。
例如,我在图书馆看到现代文学大家卡夫卡,也非常类似,他的杰出的长篇小说《城堡》《审判》《美国》都是未完成品。也许卡夫卡是想要把这些书写完的,但是他跟曹雪芹一样,都是不到50岁就去世了。
我再解答第二个谜题:
现在大家都认为《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那么,真的是曹雪芹吗?如果不是曹雪芹,又会是谁呢?
我的回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