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井峙的当头出现一块平原之地,放眼望去, 足有几里之大。一条小道当中穿过。这万山之中,山中有山,山中又有平原。若未寻到上山之路,那便只好徒手攀登。
有平原便会有人家。果见一片梯田层叠间有人影浮动,对面山脚下也有炊烟升起。杨筠松休息片刻,举步便向小路走了过去。
忽听身后脚步声起。回头看去,只见小道那边奔过来一群人。当先四人抬着一顶轿子,八足便似未落地般疾驰过来,奔跑虽快,但轿子平稳得很。轿子后面跟着十余名彪形大汉,短打装扮,身上都携带各种刀刃。
杨筠松走在路上,眼见这种情形,知有大事要发生。当下是避无可避,赶紧将身让在道旁。那干人众也未理睬他,只当他是当地的山民正好路过此地。
对面路上忽奔出两骑来,直迎着这边过去的那些人。很快两拨人便汇到一处,都止住了脚步。
轿子停处,轿中走出一人。大约三十来岁,一脸的英气。身着一袭白袍。白袍如雪,如雪的白袍上却绣着一朵正在燃烧的火熖。
杨筠松发现,这些奔跑的大汉所穿衣服都绣有火焰的图案。
马上乘客也跳下马来,看装扮便是扬筠松昨日遇见之人,只见他走到白袍人身前,拱手道“在下是当今大齐文宣武皇帝座下南刀王帐前信使,特来拜见大悲明王!”
原来白袍人是明教的大悲明王。
大悲明王拱手还礼,说道“原来是孟刀王的特使,久仰了”
信使又道“我奉南刀王之命,特来转交一封书信。”
信使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恭恭敬敬递了过去。
大悲明王接过书信,转身回到轿中。良久,明王复又从轿中行出,手中也拿着一封书信。
明王缓步走到信使身前,将书信交给信使。
“刀王的书信我已看过。我回复了一封书信。上面讲的很清楚。刀王现在好吧。”
原来早年间明王闯荡江湖,与刀王有过一面之缘。刀王是岭南人,为大齐五虎将之南刀王,为人豪爽,有万夫不敌之勇。明王也很钦佩,平日里,经常有书信往来。
小主,
信使伸手接过书信,道“刀王他很好。”
明王出口相邀“信使一路辛苦了。光明顶距此不远。信使能否赏光,到光明顶去喝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