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馆里,有一株排列NO.7的大叶榕树,占了整整一个后庭院的空间,盘根错节,树杆都得有十来个人伸长手臂才能勉强合围。另有排号NO.19和NO.25、NO.38的百龄树。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补充空气中的氧气、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并起到防尘、防风、减噪的效果。
鉴于这些好处,再加上前院里的黑矅石的加持,令每一位进来书馆的人都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甚至只要有人在书馆里呆上半天,就会感觉得到其身心舒畅无比,疲惫一扫而空,甚至一点不夸张地说,若是身体不好,在书馆住上几天,便会好起来。
现今的古城被绿荫环绕,满眼都是郁郁葱葱的景色,空气更是清新宜人,在这绿叶笼罩下的古城,却在常住人口总数不到五十人上被不少人诟病着。
就以书馆为例,按平面图上标准出来的房间就达到99间,仍是遗世的百凤朝阳。
建筑坐西南朝东北,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39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8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855平方米。为柱梁构架,瓦屋顶贝灰墙围护。
以半圆形为整体,扇形分布着24座下山虎,用9条巷道分隔开,按8座4横巷9竖巷格局,越近主屋的下山虎面积越小巧。
每一座下山虎分为三个基本院落,前为厅,后为房,中间天井露天,房间向中心内聚合,院落依次为前门、书斋、大门、前厅、中厅和后厅、子孙门和巷包等,整座民居前有埕场和风水池塘,仅更楼就有13座,相互之间有一条搭附在围墙上长廊,其长度近200米,用于巡逻、安防、御敌等责。
据资料记载,此院因易守难攻而常常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建筑四周包围一圈,形成一个长达95米,直径60米的半圆式封闭围屋。
现在除了100间房,四棵老大的树木,其它的,均是小植树,像蔷薇,就几乎把馆里走道都占了。
独有的幽灵花,即占满各个小院空间。
可惜的是,世间的幽灵花不能被世人所见所闻,它们都被一个偌大的阵法锁定,除了来来去去的这些个人,再没有其他人有机会得见其庐山真面目。
叶轻扬,没有见过,更不要说闻过其香味。
现在的苏心语,也没有。
满目的繁花美景,只有他们几个瞧着。
★★★★★★★★★★★★★★
巫灵站在蔷薇走道下,微笑着道:
“璧爷,您辛苦了。”
繁花丛中,华服锦袍男子半蹲着,修长的手臂轻抬,右手端着长柄木勺子,缓缓地、小心翼翼地收着花瓣上的水珠子。
半晌,素璧才收回勺子,起身,提着小木桶,从花田里缓步而出。
“市警局AK刑侦组干警过来,夕离大人和莫见大人外出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