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万岁万万岁!”这是周之渺继位以来的第一次早朝。
新皇周之渺看着眼前正在朝拜自己的大臣们,笑的合不拢嘴,他挥了挥手,说道:“诸位爱卿平身!”他心里很满足这种感觉,这种接受百官朝贺的感觉远远比他想的还要舒服。
“陛下,臣上奏!”唐义上前一步说道。
“哦!唐丞相?你快说快说!好让朕听听!”周之渺笑着,他很陶醉这种权利至上。
“你是朕的叔叔,有什么就说什么!”
“回陛下,八月初一,肃王周心一案,臣有异议。”
“唐大人!”李寻舟跟道:“此事还有异议?经我同大理寺搜查,在肃王府内搜出了周心自制的龙袍!还有周心写下的书信,铁证面前?唐大人还不相信?”
“寻舟!你急什么!陛下!臣素知肃王为人,天下谁人都可以反,肃王绝不会反!肃王是仁宗皇帝之孙,先帝义子,是陛下的皇叔,是我大周朝的皇亲国戚!讨伐徐本忠的有功之臣!岂会造反?臣请奏,三法司连同臣等六人,重新查案!还肃王清白,若坐实肃王谋反,臣无话可说!”
“此案涉及义王!唐大人,既然你这么说,那你的意思是义王谋反?”荀安站出来说道:“肃王是有功之臣!义王不是吗!义王伐徐一事,功若数二,谁人当一?二王必有一反,唐丞相宁信死了的肃王,不信同我等金戈铁马的义王!若是唐大人想查,我都察院绝对还义王一个清白!”
“何大人!您是都察院的元老,您怎么看?”一直以来,何既张纯二人并没有表明自己的立场,在唐派李派中一直保持着中立。
“唐大人,荀御史。依老夫看,此案该查,但当今天下应以北伐为重!自前养天寺卿赵忠武公逝世之后,义王秦欢乃我朝窍人统领,应依先帝旨意,继续北伐,克定中原!”何既知道查下去也查不出什么来,毕竟三法司除了刑部外,大理寺卿夏扬是秦欢曾经的部下,自己的都察院,荀安和秦欢都领了都察院是衔。
“何大人说的不假!”秦欢也迈出一步,手持笏板说道:“陛下明鉴,肃王周心确有谋反之意!唐丞相若是想查的话,秦欢不惦记这清白,俗话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若是想查,秦欢久离官场,在京城除李丞相,荀御史,夏廷尉外再无熟人,请唐大人另寻圣贤彻查此案,勿让外人说了秦欢不避嫌。”
“好!义王真是敢作敢当!”
“唐大人,如何是敢作敢当?此话怎讲?不应该说怕某些人说风凉话么?”李寻舟接着回应道。
“好了好了,诸位爱卿,你们说的都对,义王的忠心朕能明了,早些年先帝就对朕说过,若无义王,徐本忠是难以除掉的!在未查清楚之前,皇叔也不能如此下定论,就依义王的话,那就以六部查案吧,以六部尚书,加上刑部的员外郎杨厚,还有何大人,诸位爱卿多操心了!”
“陛下圣明!”
李寻舟笑了笑,也跟着说,何既虽在朝中威望高,一向公正的他在得知秦欢回来后,在此案里也没了办法。何既早就知道了此案的真相,夺妻之恨不共戴天,秦欢一定会报仇,于此案,何既只能装傻。在两党中保持继续保持中立。六部之中,吏部刘文权,唐准,新工部尚书邓珏是站在自己这边的,张纯是中立派,礼部和刑部周南生,韩琦是唐派,只有员外郎的杨厚是自己的人,这杨厚也不是别人,正是当年杨千堂弟的儿子。
“臣等领命!”
“好了,北方前线上战况如何了!”
“回陛下!”唐义和荀安同时说道。
“就让唐丞相先说吧,荀卿且等!”
“哼。”唐义得意的笑了笑。
“陛下,北伐数月来,至先帝离世,战线大且推在长江,襄阳,淮水一线。齐将军也一路北上,收复四川成都。只是陛下继位,现如今突厥人已得知消息,臣得知,胡赵内部也有大乱,有传言,胡赵哥舒觉罗已死!有遣使通和之意。”
“好!真是天助我大周!定是列代先帝保佑!先帝北伐之志,朕定贯彻到底,一定要还天下太平,先帝在世时常对朕说,不可享乐颓废,要已天下为己任,朕虽年幼,但道理还是知道的!唐丞相,朕加封你为大将军!协同兵部,继而北伐!正好趁着胡赵松懈,一举夺下二都!时不我待!令你中秋前即刻出发!”
“臣领命!”
周之渺继续说道:“荀卿,你有何话?”
“陛下,以臣之见,北伐应已先帝之理念,不可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应先稳固襄淮边线,徐徐渐进。”
“荀大人!亏你还是同先帝一起诛杀过徐本忠的人,如今怎么会说出这种话!”刘赞这时站出来责问道:“如今哥舒觉罗已死!正是大好时机!荀大人恐是想歇息吧!”
“荀卿所言也有理,刘将军,好了!那不如这样,由唐刘二位将军带兵北伐,荀卿,你潘文宿扬二将稳固襄淮战线,就这样了哈哈!诸位爱卿,还有何事要奏?若无事就退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