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粒子流动中,一张银色的卷轴慢慢在黄权身侧凝结。
杨陵细细看去,心中喃喃道:“地阶巅峰名士啊,不错不错。”
“史实:黄权,字公衡,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将领。初为郡吏,为刘璋简拔为从事。后归刘备,夷陵之战曾劝谏刘备不被采纳,刘备夷陵战败之后,黄权率部归降魏国。辅佐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官职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鸿图史记:黄权,字公衡。益州从事,杨陵入蜀后简拔为益州别驾。”
姓名:黄权
字:公衡
籍贯:大汉益州巴西郡
筋骨强度:身强力壮(四阶)
武学造诣:粗通皮毛(四阶)
兵法谋略:独当一面(五阶)
政务通达:独当一面(七阶)
名士天赋:
1、精明干吏:任命为内政官职后,所辖区域(州)民心提升速度提高30%,治安提升速度提高20%,人口自然增长提高10%。
2、屯田:任命为内政官职后,所辖区域(州)粮食产量提高20%。
带着典韦、赵云、张松三人离开黄权的府邸之后,杨陵又回到了城外的大营安排了益州的官职任免。
由于杨陵只是占领了成都以及蜀郡以北的区域,蜀郡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并未纳入杨陵的统治,甚至部分郡县还发生了叛乱。
杨陵便以魏征为益州刺史,又调宗族将领杨延平、飞虎军大将辛弃疾坐镇成都后,便引军转道汉中,计划从汉中走上庸,再乘船至汉水东去入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