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汉匈战争第三阶段开启,赵匡胤吐槽霍光又当又立

各种因素叠加,导致大汉明明已经收缩了十多年,匈奴人对西域增加的影响力依旧极为有限。

西域在这十几年里,事实上获得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位。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西域三十六国中最强大的乌孙国,它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在大汉和匈奴都无暇对西域用兵的情况下,乌孙国能很大程度上左右西域三十六国的倾向。

为此,大汉和匈奴都在不断地拉拢乌孙。

历代乌孙国王,从之前的猎骄靡到现在的军须靡,每一位都有两个妻子。

一个是大汉公主,一个是匈奴单于之女。

那问题来了,乌孙会选谁呢?

这个答案其实异常的简单。

选有钱的!

哪个小弟愿意成天和穷鬼大哥一起混的?

大汉有钱,有资源,有丝绸瓷器。

大汉的丝绸之路能给乌孙国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

大汉还有源远流长的文化。

匈奴有啥?

军事实力,匈奴还可以和大汉掰掰手腕。

经济实力,那真的是被大汉用一根手指头都反复碾压。

整整半个世纪的丝绸之路,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乌孙国从国王到大臣,从官员到百姓,理所当然、无法避免地选择了倒向大汉。

哪个傻子会和钱过不去啊。

不管什么时代,有钱就是硬道理!

所以匈奴人很快就惊恐地发现一个事实。

明明大汉这十几年都没有对西域用兵,可西域诸国反而一天天更加支持大汉了。

为了阻止这个情况,匈奴赶忙找来了自家在西域中最忠诚的两个小弟,龟兹和楼兰。

结果呢?

结果就是等来了大汉平乐监傅介子的两度出使。

第一次出使,傅介子杀掉了龟兹王,改立亲大汉的新王,龟兹从此成为大汉狗腿子。

第二次出使更狠,傅介子不但杀掉了楼兰王安归,还直接把楼兰国的都城给迁了,甚至连国名也改了,现在叫做“鄯善国”。

傅介子可不是带着大军去的,两次出使傅介子都只带了百来人的使团。

就这么点人,便能在谈笑间干掉匈奴两个小弟国家。

事实证明,在玩外交这方面,匈奴人连大汉外交官的一根毛都不如。

龟兹和楼兰两个小弟被干掉,对匈奴人在西域的影响力折损是巨大的。

乌孙国的军须靡一看,好家伙你这匈奴人的小弟,两个国家玩不过人家大汉一个傅介子?

原本乌孙还属于遮遮掩掩地倒向大汉,傅介子这一手露完,乌孙基本上已经不再掩饰对大汉的亲近了。

有了乌孙的带头,西域其他小国更不必说。

别看这些年大汉内部从刘弗陵、刘贺再到刘病已换了三个皇帝,但实际上西域诸国对大汉反而更加俯首帖耳了。

这下子,壶衍鞮单于是真坐不住了。

但当时匈奴内部还处于混乱期,壶衍鞮单于整整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才终于将局势稳定下来。

刚刚一稳定,壶衍鞮单于就迫不及待地下令,由单于本部、右贤王部以及车师国共同组成了一支声势浩大的军队,向乌孙国进军。

军须靡一看这阵势也慌了。

我小小乌孙,号令一下西域小国还行。

这匈奴大哥大来揍我,我是真顶不住啊。

快派人去找汉朝大哥救我!

这就是如今的局面。

刘病已听完,这才恍然。

“如此说来,正如大司马所言,这乌孙是必救不可了。”

苏武点头,诚恳说道:

“此番出兵,一来能保留乌孙这个盟友;二来可维持丝绸之路的收入;三来还能继续削弱匈奴;可谓是一举三得。”

“臣认为大汉必须出兵,别无他选。”

刘病已不再犹豫,看向霍光,询问道:

“大司马觉得,大汉究竟要发多少兵马呢?”

虽然刘病已恨不得立刻发兵干翻匈奴,但他也知道,这事最终还得是霍光说了算。

这件事情既然是大司马的分内之事,霍光明显在事先已经和属下们商议过了,当即开口道:

“臣认为,西域距离遥远,若是派出十万大军直接去西域,后勤将会是大汉的巨大拖累。”

“故而,应该派一部分精锐铁骑用最快的速度出河西增援乌孙,大部分主力精锐则直接从漠南出发进击匈奴腹地,攻其必救。”

“如此双管齐下,匈奴兵力自然分散,大汉胜利可期。”

霍光虽然没有直接指挥过战事,但他可是给刘彻当了几十年的侍中,参与过大部分汉朝战役的战略谋划,经验是非常丰富的。

刘病已心中也不免涌起几分兴奋,点头道:

“好,那就由大司马统筹全局,出击匈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镜头一转,六名全副武装大汉将领站在了霍去病的面前。

他们分别是:

祁连将军田广明,领四万余骑出西河,若有机会,直插漠北。

度辽将军范明友:率领三万余骑出张掖,若有机会,直插漠北。

前将军韩增:率领三万余骑出云中,寻找左贤王部。

蒲类将军赵充国:率领三万余骑出酒泉,直奔乌孙进行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