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替他完成夙愿,好让“家祭无忘告乃翁”

不过秉着“有教无类”的原则,洪秀才又不是“外貌协会”成员,只要是好学生,不管丑还是靓,都是他的好学生。

先了解一番孙山的背景和家底情况,发现虽然是农家子,但算得上富农,而且家中只有一个儿子,这种情况能全心全意供学。

再考核孙山一番,并没有什么惊艳,只能说一句学业基础知识扎实。

从问话中,可以看得出此子有孝心,赤子之心,洪秀才很欣赏。

于是孙山就这样成为他的学生了。

随着一天一天的相处,洪秀才眼睛一亮,初看孙山很一般,但慢慢的变得不一般。

字和文章四平八稳,可对比其他学生,真的好扎实,一问就能回答出来。

最重要是孙山勤奋刻苦 ,人如其名,像座山那样稳稳当当,不悲不喜,不骄不躁,不怨不恨,不争不抢,按部就班地学习。

虽然比同年人少了鲜活,但科举就需要孙山这种人,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地学习。

洪秀才至今仍觉得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让孙山提前进考场。

机缘巧合之下,孙山竟然给他考上了秀才。

十三岁的秀才,即使最后一名,也前途不可限量。

洪秀才那一个激动,那天又看到了希望,看到他的愿望会在不久将来实现。

果然,十年后,二十三岁的孙山就帮他实现愿望了,就成为可望不可及的进士。

洪秀才语气哽咽地说:“阿山二十三岁就考上进士,好,好,好。”

德哥儿骄傲地说:“洪夫子,我们的山子年纪轻轻就成为进士老爷,将来肯定大有作为。山子这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走得更远更高更强。”

洪叔乐呵呵地说:“山子从小就是聪明仔,我一直都相信他能考上进士。只是他比我想象中的更聪明,年纪轻轻就成为进士老爷了。”

洪叔更想说的是年纪轻轻就要当官老爷了。

这可是官啊,他一辈子都不敢想自己竟然能认识官老爷,而且这个官老爷还是他从小看到大,吃着家里媳妇做的饭菜长大的。

哈哈哈,想不到媳妇的饭菜竟然那么好,能喂出一个官老爷出来。

洪秀才果然像德哥儿说的那样,自从知道孙山高中后,再也没有心情教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