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上辞书

安九黎御剑来到长安,回到了安府。

再次来到小院,院子里即便还是很整洁,一看就是刚刚打扫过的模样,可安九黎没有见到那个说会一直待在小院里的人——小月。

在屋子里待了很久,直到院子里走来一个少年,见安九黎回来,连忙一声声地喊着娘出门而去。

过了一会儿,秋娘从院子里走了进来,安九黎得知小月已经不在安府。

两个月前,她以林月的名字招纳入宫,现在是皇后身边的侍女。而院子里的那只鸟儿,暂时由秋娘照顾。

安九黎微微一愣,便不在言语。

安九黎在小院待了几天,他忽然发现,安府好像不再是以前的安府,走在长廊里的丫鬟大多都是新来的,并不认识他。嬉笑着从他身边走过。

安九黎觉得孤独,在记忆里,这是他长大的地方,而如今,这里却让他感到孤独。

安九黎拜见了安父安母,又拜会了印空禅师,因此也在昭宁寺见到了那位从西域远道而来的昭宁寺新任主持,人们口中的达摩祖师。

但凡能称之为祖师,无论是其修为,还是佛法造诣,应该都是大师级别的存在,安九黎在和达摩祖师的交谈中,发现此人言谈举止,让他耳目一新。

他虽然不是佛门中人,可听到达摩祖师对佛法的阐释,以及对他疑问的解答,都足以证明这位禅师并非浪得虚名。

至于修为,高过安九黎太多,他无法窥探,道听途说,应该在大宗师境。

这也难怪会有人把他和琅琊一带的燃灯禅师相提并论,如今天下有一个共识,西域佛法已然没落,而在中原一带,佛法却因为各种原因兴盛起来,朝廷斥资广修寺庙,百姓虔诚礼佛。这要归功于像燃灯禅师和印空禅师那样的佛门大德,他们本就天资聪慧,又对佛法有着自己的独到领悟。

儒释道三教,对于宁国来说,就好像是巨鼎的三足,缺一不可。

安九黎能懂的,以宰辅稽仲叔为首的文官们他们更是知晓其中厉害,从西域而来的达摩祖师,当安九黎问起佛陀关于末法时代的预言时,他向安九黎坦白,只要有他在,佛门的末法时代就永远都不可能到来。

安九黎钦佩他的决心,同时,他也希望自己也能像这位祖师一样,拥有这么坚定的向道之心。

离开昭宁寺后,安九黎便带着那只原本由林月照看的鸟儿,御剑一路飞往巫山。

安九黎还记得这只鸟儿的名字,九翎鸟,如今的九翎鸟,尾巴上真就长出了九条鲜红的羽毛,它安静地待在安九黎的箭头,时而扑腾一下翅膀。

安九黎要带它去见它曾经的主人——王临瑶。

安九黎穿过石碑,来到里世界,他这样的举动,好几次都被道馆的老者拦了下来,大骂安九黎不守规矩,不买通行符箓,直接就往里面闯,老道士苦口婆心劝了几次,到后面也就懒得管了。尤其遇到安九黎,买符箓那点儿钱,还真不够自己受的气。

遇到老者的安九黎,总是会变得能言善辩巧舌如簧,说出些类似里世界不是老者的私人后院,有的时候也拿别的炼气士顶缸,意思就是别人不掏钱能进的,我安九黎大概也是可以。

面对这个愣头小子,老道士打又打不过,骂又骂不过,很多时候也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