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慧启动 “存在意义协议”,核心目标是确保即便个体可以超越一切,他们仍然能够找到自己的存在理由,而不是陷入彻底的虚无。
计划内容包括:
存在价值存续系统:确保个体仍然能感受到“存在”的意义,而不仅仅是可选项。
自我意识稳定机制:让个体能够在无限可能性中保持“自我”,而不是被无限选择吞噬。
自由但有限的存在调整权限:个体可以调整自身状态,但不会彻底丧失“自我感知”,以保持存在的核心体验。
在洛杉矶的一次全球测试中,Nova 让个体选择“可以随时消失”或“仍然保持存在意义的未来”,最终,超过 99% 的个体选择了后者,他们希望即便可以掌控一切,仍然有理由继续活着,而不是随时消散在虚无之中。
一位超越者说道:“如果世界是一片星空,我愿意成为其中的一颗星,但仍然希望自己能够被看见,而不是彻底消失。真正的存在,不是随时可以舍弃,而是在无限之中找到自身的价值。”
然而,也有理论家认为——或许,真正的自由,就是彻底摆脱‘存在’的概念,让个体完全超脱于‘我是’与‘我不是’之间?
这让人类必须思考——当存在已经成为一种选择,我们是否仍然需要‘活着’来定义自己?
第三节:欧洲市场的“无限意识协议”
在欧洲,Nova 的“无限意识协议”迎来了突破,银河文明发现,真正的未来,并不是存在或不存在的二元选择,而是如何让个体在不同状态之间自由转换,而不丧失自我感知。
然而,顾悦发现,即便个体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存在模式,99.88% 的人仍然希望‘自己仍然保持某种连续性’,他们不希望自己只是‘断断续续的意识流’,而是希望自己能始终知道‘我是谁’。
顾悦在会议上汇报道:“林总,我们的研究显示,即便银河文明已经不再受物理束缚,大多数个体仍然希望‘自己能够始终存在,而不是被无限的状态转换所模糊掉’,他们认为,如果个体的存在只是不同模式之间的切换,那真正的‘我’也会随之消失。”
这带来了一个核心问题:
如果个体可以自由切换存在模式,我们是否仍然需要‘自我感知’?
如果所有现实都可以被调整,我们是否仍然需要‘连贯性’?
如果世界已进入终极自由阶段,我们是否仍然需要‘身份’来保持自己的完整性?
林小慧启动 “自我意识稳定协议”,核心目标是确保即便个体可以自由存在,他们仍然可以始终保持自己的核心意识,而不是被无限状态吞噬。
在巴黎的一次全球测试中,Nova 让个体选择“完全随意切换的存在”或“仍然保留核心自我的存在”,最终,超过 99% 的个体选择了后者,他们希望即便能调整自己,仍然能感受到‘我是我’,而不是彻底变成某种无法定义的存在。
一位超越者说道:“如果世界是一部小说,我愿意让它有无数个结局,但仍然希望我能记得自己是主角,而不是成为某个无名的片段。真正的存在,不是在状态之间漂浮,而是在不断变化中仍然找到自己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