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夜宴

朱棣指着右手边一处空位说道。

哈萨尔有些犹豫该不该过去,他本以为朱棣见他肯定要对自己严刑逼供,所以他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可现在再看朱棣的神情非常和蔼友善,不像是要对自己用刑。哈萨尔心中疑惑这些汉人到底耍什么花招。

李华诚见哈萨尔还傻愣愣的站着,小声提醒道:

“还不快谢陛下洪恩。”

哈萨尔这才回过神来,谢道:

“多谢陛下。”跟着昂首挺胸,大踏步的走到空位处坐下。哈萨尔突然想明白了,管你什么阴谋诡计,我只泰然处之,总之不能丢了蒙古人的脸面。

朱棣见哈萨尔如此不卑不亢,心中顿时对这个年轻人有了些许好感。若是其他人见到今天这阵仗恐怕早就吓得不成样子,而哈萨尔表现的镇定自若,完全不像一个身陷敌营的俘虏。

哈萨尔坐定之后,旁边一个老臣举起酒杯说道:

“文渊阁大学士、翰林侍读杨荣敬王子一杯。”

哈萨尔看了看杨荣的酒杯,又看了看自己桌上的酒杯。杨荣当即看穿了他的心思,说道:

“殿下是不是怀疑酒里有毒啊,如果殿下怀疑,我们互换酒杯如何。”

哈萨尔慨然道:

“就是酒里真有毒,我也不怕。”

说着拿起桌上的酒杯一饮而尽,喝完擦了擦嘴巴,有些意犹未尽道:

“酒是好酒,只可惜杯子太小了。”

武将中为首一人突然站起来,竖起大拇指赞道:

“好!真不愧是少年英雄!来!换大碗,我要和王子殿下痛饮三碗。”

说话的正是英国公张辅。

当即有人取来六只大碗,全都倒满了酒。

张辅和哈萨尔各自端起一碗酒,相互道了声“请”,跟着两人都是一饮而尽,文臣武将当即叫了一声“好!”。张辅、哈萨尔跟着又来一碗,文臣武将又叫了一声好。如此二人连饮三碗,众人叫了三声好。

有杨荣、张辅二人带头,其他人也纷纷过来敬酒,武将用大碗,文臣用小盏,无论是大碗还是小盏,哈萨尔是来者不拒,一碗接着一碗,不多时就喝了二十多碗。别看喝了这么多,哈萨尔一点醉的意思都没有,脸也不红,身也不晃,就好像没事人一般。众人见状纷纷夸赞道:

“王子殿下正是好酒量,好酒量。”

差不多喝了一圈之后,朱棣问道:

“哈萨尔,我看你汉语不错,是跟谁学的。”

哈萨尔回答道:

“我的母亲是汉人,我从小就会说汉话。”

“既然你的母亲是汉人,那……”朱棣的话还没说完,哈萨尔就明白他要说什么了,立马打断他道:

“陛下,我知道您什么意思,虽然我身上确实有汉人的血脉,但我自认为是堂堂蒙古儿郎,陛下休要跟我提什么弃暗投明。我生是蒙古人,死是蒙古鬼,我绝不会背叛我的父亲的。你们想让我投降是枉费心机。”

朱棣非常慈祥的笑道:

“哈萨尔,你误会了,我从没有让你投降的意思,今天纯粹是酒宴而已,不提国事,不提国事。”

哈萨尔还是有些半信半疑,他听兄长也先说过,汉人有很多让人防不胜防的阴谋诡计,一不小心就上当了,因此哈萨尔始终心怀戒备。

“来,来,来,众位爱卿继续饮酒。”朱棣张罗道。

文武众官继续饮酒作乐,营帐内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哈萨尔一面心中暗自戒备,一面继续与人对饮。不时有人和自己闲聊两句,问的都是家里情况如何:父亲身体如何,母亲身体如何,家里有几个兄弟姐妹,自己结没结婚呢,有没有相好的姑娘之类的……给哈萨尔的感觉就好像是家里亲戚在闲聊天,确实没有一个人说劝自己投靠大明之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