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改进版本

因为这里冷热交替,而且还有负一百多摄氏度的,这可比较考验材料能力啊,很多优秀的材料到这种低温环境就会失效,甚至直接开裂都有不少。所以要求会高,而且还必须是耐低温,不然过不了。

不过纸面造假目前她没遇到过,至少她手下没有,以前所有公式都要给她过一遍,要是混搭公式的时候两个公式的成立逻辑都没有,那肯定别想糊弄的。

这次的检查大部分是过场,因为主要是耐低温的能力,而这个没必要,都是数据库里记录的配比和加工工艺,有什么好造假的?

小主,

……

既然是电池测试,那么就不必有完全体的飞行器,这样正好连战甲那部分的一起测了。

那么测试内容呢?

简单,主要是看正常的放电速度下电池能工作多久,与之前相比提升多少,其次就是,在电流异常时的工作能力——这些会不断重复,可能会有几百上千次测试,这支团队未来一个月内或许都不用怎么动脑了……

……

如果飞行器电池改进算飞行器改进,那么战甲电池改进自然也算战甲改进,这点应该没有争议。

好,那么现在战甲也改了一次……哦不对,其实除了电池,战甲还改了东西,主要是对电子系统的升级。

之前是将雷达及其它侦查单位观察的附近战场的大致情况传输到战甲端,战甲只作为接收端,现在战甲可以发送信息,将自己的视野分享出去——只是这有点鸡肋……容易被利用。

开战场视野还得靠战斗机器人!

这里要知道一点:战斗机器人听起来非常高端对吧?

但你拥有全体系后,生产这个东西其实就跟流水线组装差不多,只是这个更慢,可能一条线一天生产不了太多。

这是想表达什么呢?

这是想说:即使有些材料成本价就比较贵,即使生产线维护费用要加在成本里面,即使工人工资要算进去,即使水电要算进去,即使攻……也一样成本低廉……

这里主要讲的就是一个售卖价和成本价的差距的问题……

想表达的就是:不要怕机器人损失,这个东西看着贵,但"在完整工业体系支持下"实际成本不高,还能量产——这不比年年少生的小瘦猴子好用?小瘦猴子很容易就打没了,但这个可以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