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群人组成小团伙,去抢劫公私财物,也不知道谁想的办法,临走时假装绑架一些自己的同伴。“
”然后趁乱跑到偏僻的小巷 ,最后一起私分了财物,然后一哄而散,这种法子让官府一时之间还真拿他们没办法。“
”而聂昌上任后,一律严格执法,对这类犯罪行为,以严发执行,经过整顿后,使社会治安转好不少。”
“所以,从以上事件中学看的出来,聂昌此人虽然有诟病的地方,但也并非只是什么没骨气的文人。”
大宋赵匡胤:……
大明某吃瓜群众:估计金人都纳闷了,咋还有宋使来求和!?
大明某种田小能手:要是投降派的都去金营,那么朝堂上还剩下多少人呢!?
大宋某纨绔少年:唉…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
大唐某纨绔少年:这会宋朝没什么将领了吗,确实挺愁的!
大汉某士大夫:这人也知道,百姓反应激烈啊,当了官就得管民生,这群人怎么不明白!?
大明某官员:有没有可能不是不明白,是太明白了!?
……
直播继续。
“而聂昌临行前也问了钦宗晋、绛等地部队的执行权,为了以防万一,若议和不成,金人依旧南下,他也可以带着部队前来救援。”
”聂昌进入金营后,他也不是怕的不行那种怂样,表现得异常勇敢,据说他于途中遇到金国元帅粘罕时。“
”他的手下曾经要求他必须以臣子之礼相见,但聂昌听见这个要求是坚决不从,反复和金人辩论,最终金人才以客礼,与他相见。”
“而双方会面过程中,聂昌的态度很坚决,首先就表现出对于割让黄河以北,必须拿撤退来换。”
“数次之间,激怒了金人,住所都被围了几天,但这人愣是没有服过一次软,之后金人放了他。”
“在这之后,聂昌本意是到绛州借兵的,但他到了这地方,就发现百姓坚闭城门不想他入城。“
”这些百姓就认为他主和的,是来投降,就是这些大官将他们宋朝害成这样!”
“这犯了众怒的聂昌,最终被这些百姓给砍死,算是因公殉职,只是他这人可以说有些冤,但又不完全是!”
”他对比起其他官员或许要好些,但他作为同知疏密院,在国家危难之际,没有看清形势,明知道金人来犯,不止是为了割地赔款,却依旧主张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