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某纨绔: 他们的皇帝感觉好累!?
……
"所以这三人在入朝以后,经常三方来回互骂,读书人之间的骂战来回就那些词,什么你的思想是垃圾,人品道德败坏,意见误国之类等等,甚至当年是如何骂王安石,现在就如何安在各自的头上。"
"咳咳,扯远了,回到正题元佑元年十二月,翰林学士苏轼在为学士院的官职考试出题目,总体概括就是他把仁宗朝和神宗朝的优缺点都提了一遍,本意是希望能够调和新旧两党的关系。"
"但是仁宗时期的政治一直都是旧党用来攻讦新党的旗帜,结果这被苏轼当做反面教材,不得不说苏轼真的很敢,这让反感苏轼的人都纷纷破防,一个个都气炸了,准备开始攻讦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率先发难的是程颐的小弟朱光庭,他说苏轼这是对祖宗不敬,理应降罪,御史王岩叟也表示一起,当场弹劾苏轼。"
"不过苏轼社交达人也不是盖的,与他交好的吕陶上言驳斥,引来了敌方王觌的弹劾,他表示可以只处理苏轼,不要处理言官。"
"这下就看当家人高太后怎么选了!"
大唐某风流才子: 不是,这后来的朝廷上朝这么乱的吗?这都成了辩论的地方!
大明某世家子弟: 这波我站苏东坡!
"高太后对苏轼算得上是挺看重他的,所以这次联合吕公着,摆平了这次的纷争,言官们也难得吃一次瘪。"
"一肚子火总归要来个去处,所以他们将目光撇向了在一旁看热闹的新党。"
新党: ???不掺和也不对掺和也不对,烦死了!
"很明显高太后对新旧党争的问题并不上心,加上新党骨干接连外放,上次高太后调和新旧关系的旨意彻底成了空话,而这时候的朝廷没有抓住这一次的机会,所以接下来的北宋政治也逐步走向了崩坏的生涯。"
"其实这时候若是有一位有权力的君主,能够拥有稳定的情绪,或许新旧两党会有调和的机会。"
"只能说高太后在面对这些臣子时,既没有才能又无法做到其所坚持的观点,有点可惜。"
"元佑朝处处标识着对仁宗朝的向往,但宋仁宗的情绪控制能力堪称典范,听说曾经的包拯包大人,因为敢于直谏所以当了御史,经常喷仁宗,甚至将口水都喷到皇帝的脸上,仁宗也只是在一旁笑眯眯地点头 !"
包拯:我发誓我没有,污蔑!这是赤裸裸地污蔑!
宋仁宗赵祯: 咋感觉这皇帝当得有点憋屈呢!哎不是,这事发生过吗!?
"然而这一点,高太后却没有学会半分,以至于两党关系越来越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