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熙宁四年

苏轼刚写完关于新法弊端的奏疏,突然从桌旁的光屏里听见自己的名字。

乌台诗案?蔡确搞的?

林姑娘怎么也不说清楚,一笔带过?!

这京城是待不下去了,

这群文人是越来越颠了,还是自请外放吧,不晓得我那弟弟后来怎么样?

苏轼沉思了一会,而光屏之中林可的声音又再度响起。

……

"俗话说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蔡确为了讨好神宗,不惜针对旧党、王安石等人,那么他所做的一切会不会在神宗去世后而遭到报复!"

"关于这一点,我相信他自己也不是没想过,有时候人不走到绝路时,是不会想尽办法谋求生存的。"

"而这样的想法却在他成为次相(公元1082年)之后被打破,当他手中拥有的权利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怕死,更令他措手不及的是神宗的身体也在逐渐衰弱。"

"所以在这一刻,他无比清晰地意识到他是时候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了。"

大明某文臣: 其实从他自身利益来看,除了上位投机,其实他没啥大问题。

"于是,蔡确物色了一位旧党出身的官员,这个人叫做邢恕,他曾是司马光和吕公着的门客,早年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遭到贬官。"

"如今皇帝有意调和新旧二党之间的矛盾,加上他得到了蔡确的看重,他愿意做这个联络新旧两党的中间人,所以在后来的数年间,有不少的旧党臣子能重回朝堂。"

"蔡确为了进一步效果,在神宗面前做足了谦卑的姿态,甚至让邢恕写信让司马光回朝,最后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新旧两党的关系缓和了一些。"

"其中的原因大概是有许多反对新法的官员在改革后的宋朝体制内又做了十几年的官,尤其是基层官员,不得不说王安石确实有些东西,这帮基层官员对新法熟悉后,都纷纷真香了。"

乐观达人苏东坡: 我承认我当年确实对老王说话大声了一点!

北宋南丰先生曾巩: 加我一个!

"当然了,这并不是新法就是完全正确的,如蔡确,章惇这些新党的人也发现不少新法及用人上面的问题。"

"又譬如神宗朝的理财能臣吴居厚,霍翔以及王子京等人,这些人都有个共通点,那就是特别擅长利用各种手段来搜刮民脂民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