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现在大明是朕掌权,一切都已经改变了!
……
“成化时期的南方瑶乱之前,正统年间就已经发生了东南民乱,而东南民乱的群体主要包括依靠银厂获得收益的人和矿工以及农民。”
“这就要追溯溯到朱元璋时期,开局一个碗的老朱穷苦出身,知道咱老百姓苦啊,特别是洪武初期体恤民力,并没有收集贵金属之物,每年平均银课或者金银课数量也就。”
“到了永乐一朝,国家逐渐步入正轨,有许多事要去做,这也就需要不少的银子支持,所以朱棣加大了对银子的需求,最后每年的平均数量达到了。”
“被文人冠以仁宣之治的朱瞻基与朱棣形成对比,跳过十个月的大胖太子朱高炽,宣宗朱瞻基一朝每年平均数量则达到了。”
“很难想象,那些银场的矿工究竟被压榨到了何种地步。”
“其实,最初的大明是同意民间少量的私人银场,只需每年缴纳一定的课税就行。”
“然而到了宣宗一朝,朝堂在设立官局后直接禁止此时,并设立私煎银矿罪,甚至严重者会被处以极刑,全家流放等罪责,银场工人也行招募制变成了征丁制,并且不顾实际开采的情况,强制要求完成任务,这真是万恶的资本主义。”
“很快,朱祁镇上台后,开始休养生息,关闭银场,在正统九年时重新开启,随后也发生了东南之乱。
“在经历了宣德一朝十年的剥削后,银场的工人在面对朱祁镇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心里自然是高兴的,并且民间私人的银场也能获得收益。”
“但当他开启时,那些悲催的工人大概想到的第一个念头是这位新皇帝会不会像他爹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