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进国丈府

消失的人 李甫生 922 字 4个月前

不提二十一世纪的聂家。聂力保与姐姐、田巧晚在二十一世纪采购了很多物资,回到明末。

常言道;宁做盛世犬,不做乱世人。在这个灾荒不断的明末,天灾人祸的年代,人命如草芥。

不只是饥饿夺走人命,疫病、杀戮同样是明末大量人口消亡的原因。

聂力保回到明末收人,同样,周启明也在收人。不过,他的速度远没有聂力保的快。

从二十一世纪初来明末,周启明感到一切都新奇。这里远没二十一世纪的方便便捷,只有落后得让人心酸,让人落泪的情景。

除了那些达官显贵有钱人,所有人,都只为有口吃的而活着,延续生命。他们眼神空洞,神情麻木而茫然。

京城尚且如此,何况是其他地方。周启明来明末,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无论物资装备,还是粮食、药品,甚至是水,都在空间准备好了。

他将自己化妆成秀才学子模样。在大明,人们是不能随意走动的,必须开具路引之类,否则按流民论处。而进京赶考的学子除外。

可现在的明末,对于流民的管理就没那么严格了。由于天灾疫病,民不聊生。到处是流民匪患,以及鞑子的肆虐。百姓流离失所,到处逃荒。对流民,官府已经管理不过来,只能驱离。

周启明虽然是明人装束,衣着没有那么光鲜,却也干净整洁,气质绝非凡人。

明末的京城虽然远没后世那么大,但相对当时的城市,是最大的。它除了紫禁城,还有皇城、外城。尤其那雄伟壮观的城墙,极具视觉冲击。

可惜到了华夏国的五十年代,被一位姓郭学者的建议,给拆除了。那是雄伟的历史遗迹,见证了华夏国的接替兴衰。就这样没了,不禁让人感叹唏嘘。

如今,周启明又见到了几百年前,城墙的原貌,怎不让他感慨,古代人的勤劳智慧伟大,着实了不起。

走在方石垒砌的平整街道,时间仿佛慢了下来。人们都显得无精打采,完全没有后世人的那种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