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被折断的茶树枝条,曲茵和茶农们进行了修剪。他们用剪刀将那些已经无法恢复的枝条剪掉,以减少茶树的养分消耗。曲茵还在茶园里进行了除草工作,她告诉茶农们杂草会抢夺茶树的养分,影响茶树的生长。
茶农们拿着锄头和镰刀,在茶园里除草。锄头一下一下地掘入土地,将杂草连根铲除。镰刀则飞快地割着那些较高的杂草。曲茵还在茶园里种植了一些遮荫树,如香樟和银杏。这些遮荫树可以调节茶园的气候,为茶树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随着茶园的逐渐修复,曲茵把目光投向了茶叶加工坊。她和茶农们一起清理加工坊的废墟。破碎的设备被拆除,烧焦的残骸被运走。曲茵从其他地方带来了一些新的茶叶加工设备,如杀青机、揉捻机和烘干机。
她和茶农们一起安装这些设备。在安装杀青机时,曲茵仔细地调整着机器的参数,确保杀青的温度和时间能够达到最佳效果。揉捻机的安装需要精确的操作,曲茵教茶农们如何控制揉捻的力度和时间,使茶叶能够形成良好的条索。烘干机的安装也很关键,曲茵确保烘干机能够均匀地烘干茶叶。
曲茵还教茶农们一些新的茶叶加工技术。她发现传统的茶叶加工方法虽然能够制作出优质的茶叶,但在效率和品质稳定性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
她引入了一种新的茶叶保鲜技术,在茶叶加工完成后,立即用一种特殊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这种包装材料可以有效地隔绝空气和水分,保持茶叶的新鲜度。
曲茵还在村落里组织了茶文化传承活动。她邀请了村落里的老茶农和茶文化专家,向年轻的茶农们讲述茶叶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的加工技艺。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大家聚集在村落的广场上。广场周围是古老的茶树,茶香弥漫在空中。老茶农们坐在椅子上,手中拿着茶杯,讲述着茶叶在村落里的发展历程。茶文化专家则详细地介绍了不同种类茶叶的特点和品鉴方法。年轻的茶农们认真地听着,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对茶文化的崇敬和传承的决心。
曲茵还帮助茶农们拓展茶叶的销售渠道。她联系了城市里的茶馆、茶叶专卖店和超市,将村落的茶叶推荐给他们。她还组织了茶叶品鉴会,在品鉴会上展示村落茶叶的独特风味。这些举措使得村落的茶叶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茶农们的收入逐渐增加。
在深山里的茶叶村落逐渐恢复繁荣的过程中,曲茵又收到了来自一个沼泽地边缘的养殖村落的求救信。这个村落位于沼泽地边缘,周围是一片泥泞的沼泽,沼泽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水生植物,如芦苇和菖蒲。但战争使村落的养殖池塘被破坏,许多鱼苗死亡,养殖设备被炸毁,养殖户们面临着巨大的损失。
曲茵赶到沼泽地边缘的养殖村落时,看到养殖池塘里的水浑浊不堪,池塘的堤坝有多处垮塌,露出了一个个缺口,缺口处还在不断地往池塘里灌着泥水。池塘里原本应该欢快游动的鱼苗,如今只剩下一些翻着白肚的死鱼漂浮在水面,散发着难闻的腐臭味。养殖设备的残骸散落在池塘边,有的已经扭曲变形,有的被炸得粉碎,根本无法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