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原城的校场上,高干神色冷峻,目光如炬,扫视着麾下整齐列队的士兵。
他身旁,副将焦急地凑近,低声说道:“将军,咱们真能全身而退?这刘尨军的心思,实在难测啊。”
高干冷哼一声,“沮授既然答应了求和,料他也不敢轻易背信弃义,不过,咱们也不可掉以轻心,传令下去,全军戒备,缓缓出城。”
随着高干一声令下,城门缓缓打开,袁绍军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士兵们步伐整齐,鱼贯而出。
高干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警惕地观察着四周,手中的马鞭不时轻挥,示意队伍保持紧密阵型。
出城数里后,副将长舒一口气,“看来沮授确实守信。”
高干却并未放松警惕,“别大意,等回到南皮,才算真正安全。”
与此同时,在乐城,高览和张南正紧张地组织撤离。
乐城的百姓们躲在屋内,透过门缝,战战兢兢地看着这支庞大的军队离去。
张南望着城内,心中五味杂陈,“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再回来。”
高览拍了拍他的肩膀,“先保存实力,日后有的是机会。”
两人带领着军队,有序地朝着南皮城进发。
而在不远处的高处,张辽、鞠义、关纯策马伫立,静静地望着高览大军撤离。
张辽眉头微皱,“这袁绍军撤得倒也有序。”
鞠义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撤了正好,这河间国以后便是咱们的地盘,得好好经营。”
关纯点头表示赞同,“不错,绝不能让袁绍再有可乘之机。”
“我得率军回邯郸了!”张辽道:“听说刘备那边有点不老实了,估计这也是几位军师同意袁绍的原因!”
“喔?”鞠义扭头看向张辽:“那不是又有仗打了,要不,文远,咱俩换一下?”
三人的目光紧紧跟随着高览的军队,直到他们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上。
翌日,鞠义正式驻防河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