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经过了秦大人的指点后,罗三舅带着满满的信心回了村子。

按照秦大人的说法,他们也不用想着去城里找什么厨子来做菜,就他们村子的那个蒸菜,圣上吃的最满意的那几道菜,提前准备好,就按照当初给圣上吃的那种方式,换个顺序上来就好。

他自己是官吏,当然知道官吏心里都追求什么,圣上都吃的东西,谁敢有说法?

再说他们巴不得吃圣上吃过的菜呢,那是一种荣誉。

就如那日招待圣上一样,将所有的桌椅摆在晒场,最多近日天气太晒,支个棚子便是。

其余的女眷到时候来的不会太多,直接去怀初家里待着,秦夫人做陪,也算是给了大家面子,

车马就不用担心,牌楼一竖起来,谁还敢乘车从下面经过?

车马全部放在西门外,大家统一走路过河步行入村,下仆安排在村子里,简单的支几张桌子,做点家常饭,他们快速的吃完还要去服侍主子,不必搞的太复杂。

这么一合计下来,看起来庞杂的事情一下子清晰了不少,村里提前两天开始准备。

桌椅板凳不够是去找地方租的。

这次本就是村里集体的事情,开销什么的家家都出了钱,提前买好了各种肉菜统一存放在一起。

分工的时候,怀初被安排到时候招待女眷,莲花嫂子和老村长家的两个儿媳给下仆预计四五十人做饭。

点了几个小子负责村里桌椅板凳的摆放,怀初三舅妈负责带领村里大部分的女眷准备上十桌的宴席。

忙忙碌碌提前准备了两天,正式祠堂揭牌的日子,早早的秦大人就带着夫人来了村里。

两人也不拿自己当外人,在村里各处查看了一番他们的准备,满意的点了点头。

就喜欢这么听话的下属, 指点过后,各处都按照他的叮嘱准备的很贴心,虽说都是他的下属,他还是希望小丰村能得到更多人的喜欢和支持。

因着秦大人夫妇是最先来的,提前给各位做了榜样,后面的几乎不用大家吩咐,都把车马停在了城门外。

随着陆续的有人来,大家再度忙了起来。

说真的,虽说小丰村就在城西门外,可对于城里的大部分官吏来说,接触他们的并不多,很多时候大家对于他们的看法都是道听途说。

这种情况下褒贬不一自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而这次刚好是给了大家一个重新认识小丰村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