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楚凡政策发布过后各方的反应

所以这个年轻的官员准备回到家中过后就让自己家中当中的族老们进行商议,怎样把自家的私塾改造成符合陛下新政的学府,这样让陛下看到自己家族对新政的支持与配合,从而获得更多的信任与支持。

而这样的想法在许多的官员心中悄然蔓延,他们深知在魏国和陛下作对是没有好下场的,而且就算把私塾改成学府他们也相信陛下会给出相应的补偿,绝对不会让他们这些官员吃亏。

当然和陛下有着丰厚利益往来的官员们更是明白,只有紧跟陛下步伐,才能在陛下那里获得更多的好处,所以他们回到家族当中过后就让家族当中把自家的私塾所在的地方和地契等全部交到了皇家政务处理处,让皇家政务处理处进行评估和改造,以确保符合新政要求。

其实经过当初精盐分销的事件过后,魏国基本上的官员都和陛下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系,大家都深知依附皇权的重要性,纷纷主动迎合新政。而有的世家大族为了能够在陛下面前展现忠诚,甚至还要自愿捐赠大量的银子用于支持陛下的教育改革。

而当楚凡朝会当中提出的教育改革的事情传到魏国百姓耳中的时候,所有的百姓都兴奋了起来,毕竟如果陛下的教育改革能落到实处,那么获得学习的机会将不再是世家子弟的特权,而是每个孩子都能享有的权利,这意味着更多的平民子弟有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而一些在农村的小地主都纷纷开始筹备,希望自家孩子能第一批进入新学府,接受更好的教育改变家族的命运。

楚凡在百姓心中的声望再一次的高涨,在百姓的眼中陛下不仅让他们过上温饱生活,现在更是赋予他们子女平等的求学机会,这简直就是圣人才能有的仁德之举。

那些匈奴和乾国的战俘在听到这些改革后,眼中也闪现出希望的光芒,他们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渴望自己的后代也能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所以他们都纷纷的向管理自己的官员询问怎样才能获得魏国平民的身份,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入新学府就读。

因为询问的战俘越来越多,魏国的地方官员不得不把这个消息上报给朝廷,请求明确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