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测量让各个粒子的状态突变确实可以不花时间,但是光凭这一步是无法得到目标状态的。
为了知道对B要做什么操作才能得到目标状态,必须把那个两比特的字符串传过去,这就要通过经典的通信。
而经典通信不能超过光速,所以量子隐形传态不能超光速。
因此它并没有违背相对论,爱因斯坦依旧是那个yyds。
目前本土世界的量子隐形传态是在1997年实现的,当时潘建伟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的塞林格教授组里读博士。
他们在《自然》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实验量子隐形传态》(可以搜“Experimentalquantumteleportation”)的文章,潘建伟是第二作者。
这篇文章后来入选了《自然》杂志的“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
跟它并列的包括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等等,这个阵容强大得吓死人。
这篇文章在相关领域的重要性,差不多类似于平安格勒战役对二战的贡献吧。
如果关注科研信息比较多的同学,应该记得15年有这样伊泽消息:
中科大潘建伟项目组实现量子瞬间传输技术重大突破。
这项成果后来被英国物理学会评为2015年度十大物理学突破之首,被中国科技部评为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首。
没错,同样是潘帅。(也是本扑街的恩师...虽然后来我转投高能物理去了)
1997年潘建伟实现的是单个光子的单个自由度的量子隐形传态,2015年实现的是单个光子的多个自由度的量子隐形传态。
所以那些说华夏官方物理无人才的真的是又蠢又黑。
视线再回归量子隐形传态。
华夏的《老子》有句话,叫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如今本土量子隐形传态可以说已经实现了道生一和一生二二生三,但离三生万物的距离还有非常非常之远。
因为这个‘万物’实在是太大了。
12克碳原子是1摩尔,即6.023*10^23个。
人的体重如果是60公斤,就大约有5000摩尔的原子,也就是3*10^27个。
描述一个原子的状态按十个自由度来算吧。
那么要描述一个人,就需要10^28量级的自由度——不理解自由度概念的鲜为人同学们可以把这个词换成钱。
不过一件事最难的就是踏出第一步,如今科研领域已经完成了道生一这个最困难的问题,剩下的就是全心力的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