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参与反战
1924年,爱因斯坦加入柏林的犹太组织,并成为缴纳会费的会员,这标志着他更加积极地参与犹太社区的活动。同年12月,爱因斯坦取得了最后一个重大发现,从统计涨落的分析中得出了一个波和物质缔合的独立论证,这一发现进一步支持了量子力学的发展。此外,他还发现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这一现象在低温条件下,大量粒子会凝聚成同一个量子态,为后来的超流体和超导体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1925年,爱因斯坦受聘为德苏合作团体“东方文化技术协会”理事,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5月至6月,他前往南美洲访问,期间与甘地和其他人一起,在拒绝服兵役的声明上签字,明确表达了他对和平与非暴力的坚定支持。同年,爱因斯坦接受了科普列奖章,为希伯来大学的董事会工作,并发表了《非欧几里得几何和物理学》一文,进一步探讨了相对论与几何学的关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26年,爱因斯坦与海森堡就量子力学的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这些讨论不仅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也引发了科学界对微观世界本质的广泛思考。同年,爱因斯坦接受了“皇家天文学家”的金质奖章,并被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这些荣誉进一步巩固了他在国际科学界的崇高地位。
1927年2月,爱因斯坦在巴比塞起草的反法西斯宣言上签名,积极参与反法西斯斗争。同年,他参加国际反帝大同盟,并被选为名誉主席。10月,爱因斯坦参加了第五届布鲁塞尔索尔维物理讨论会,与哥本哈根学派就量子力学的解释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战。这次论战不仅深化了科学界对量子力学的理解,也展示了爱因斯坦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同年,他还发表了《牛顿力学及其对理论物理学发展的影响》,回顾了经典力学的历史和影响。
1928年1月,爱因斯坦被选为“德国人权同盟”(前身为德国“新祖国同盟”)理事,继续积极参与和平与人权活动。春天,由于身体过度劳累,健康状况不佳,爱因斯坦前往瑞士达沃斯疗养,并为青年讲学,传递科学知识和人道主义精神。同年,他发表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至其最近的变化》,系统地总结了物理学的最新进展。4月,海伦·杜卡斯开始到爱因斯坦家担任终生的私人秘书,为他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
1929年2月,爱因斯坦发表了《统一场论》,试图将电磁场和引力场统一在一个理论框架内。3月,他度过了50岁的生日,为了避免过多的庆祝活动,他特意躲到郊外。同年,爱因斯坦第一次访问比利时皇室,与伊丽莎白女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直到去世前一直与比利时女王保持通信。9月,爱因斯坦同法国数学家阿达马进行了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的争论,坚定地表示无条件地反对一切战争,展现了他坚定的和平主义立场。这一年,他还获得了普朗克奖章,进一步肯定了他在科学界的卓越贡献。
1930年,爱因斯坦因不满国际联盟在改善国际关系上的无所作为,提出了辞职。5月,他在“国际妇女和平与自由同盟”的世界裁军声明上签字,继续积极参与和平运动。7月,爱因斯坦与印度诗人泰戈尔就真理的客观性问题进行了辩论,这场辩论不仅涉及科学,也触及了哲学和文化层面。12月11日至次年3月4日,爱因斯坦第一次到美国访问,主要在加州理工学院讲学。12月13日,纽约市长沃克向爱因斯坦赠送了纽约市的金钥匙,表达了对他的高度尊重。12月19日至20日,爱因斯坦访问了古巴。在此期间,他发表了《我的世界观》和《宗教和科学》等文章,进一步阐述了他的哲学和宗教观点。
1931年3月,爱因斯坦从美国返回柏林。5月,他访问了英国,并在牛津大学讲学,进一步传播了他的科学思想。11月,爱因斯坦号召各国对日本实施经济封锁,以制止其对中国的军事侵略,展现了他对国际正义和和平的坚定支持。12月,爱因斯坦再度前往加利福尼亚讲学,为参加1932年国际裁军会议,他特地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演讲,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实现和平与裁军。同年,他还发表了《麦克斯韦对物理实在观念发展的影响》
五、移民美国
1932年2月,爱因斯坦在帕莎第纳对德国和平主义者卡尔·冯·奥西茨基被定为叛国罪提出强烈抗议。奥西茨基因揭露德国秘密重整军备而被捕,这一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爱因斯坦的抗议不仅表达了对奥西茨基的支持,也显示了他对纳粹政权的不满和对和平的坚定信念。3月,爱因斯坦从美国返回柏林,但德国的政治局势日益紧张,法西斯势力不断壮大。
5月,爱因斯坦前往英国,先后在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进行讲学,传播他的科学思想。随后,他赶往瑞士日内瓦参加国际裁军会议。然而,这次会议的成果令他极度失望,国际社会在裁军问题上的无能为力使他感到沮丧。6月,爱因斯坦与美国心理学家墨菲进行了关于因果性问题的谈话,探讨了科学和哲学的交叉点。7月,爱因斯坦与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通信,讨论战争的心理问题,两人的对话后来被整理成《为什么战争?》一书,成为探讨战争根源的经典之作。同年,爱因斯坦号召德国人民起来保卫魏玛共和国,全力反对法西斯主义,展现了他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感。
12月10日,爱因斯坦和妻子艾尔莎离开德国前往美国。原本计划只是短暂访问,但随着纳粹政权的日益残暴,他们决定不再返回德国。1933年,德国纳粹政府查抄了爱因斯坦在柏林的寓所,焚毁了他的书籍,没收了他的财产,并悬赏十万马克索取他的人头。爱因斯坦当时在美国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职,这一机构为他提供了一个安全的避风港。1940年,爱因斯坦正式加入美国国籍,同时保留了瑞士国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1934年,爱因斯坦的文集《我的世界观》由其继女婿鲁道夫·凯泽尔编辑出版,这本书汇集了爱因斯坦对科学、哲学、宗教和政治的思考,成为了解他思想的重要文献。1935年5月,爱因斯坦前往百慕大进行短期旅行,并在百慕大正式申请永远在美国居住。这也是他最后一次离开美国。同年,爱因斯坦获富兰克林奖章,以表彰他在科学领域的杰出贡献。此外,他还与波多耳斯基和罗森合作,发表了向哥本哈根学派挑战的论文,宣称量子力学对实在的描述是不完备的,这一论文引发了科学界关于量子力学本质的广泛讨论。爱因斯坦还为使诺贝尔和平奖赠予关在纳粹集中营中的奥西茨基而奔走,继续积极参与和平与人权活动。
1936年,爱因斯坦开始与英费尔德和霍夫曼合作研究广义相对论的运动问题。12月20日,爱因斯坦的妻子艾尔莎病故,这对爱因斯坦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同年,他发表了《物理学和实在》和《论教育》等文章,进一步阐述了他的科学和教育理念。1937年3月至9月,爱因斯坦参与由英费尔德执笔的通俗册子《物理学的进化》的编写工作,这本书旨在向大众普及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3月,爱因斯坦声援中国“七君子”,这些中国知识分子因反对日本侵略而被捕,爱因斯坦的声援显示了他对国际正义的支持。6月,爱因斯坦与英费尔德和霍夫曼合作完成论文《引力方程和运动问题》,从广义相对论的场方程推导出运动方程,进一步揭示了时空、物质和运动的统一。这是广义相对论的重大发展,也是爱因斯坦在科学创造上的最后一项重大成就。
1938年,爱因斯坦与柏格曼合写论文《卡鲁查电学理论的推广》,继续在理论物理学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六、世界享誉
1939年8月2日,爱因斯坦在利奥·西拉德等人的协助下,致信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建议美国抓紧原子能研究,防止纳粹德国抢先掌握原子弹。这封着名的“爱因斯坦—西拉德之信”直接促成了美国曼哈顿计划的启动。同年,爱因斯坦的妹妹玛雅从欧洲来到美国,在爱因斯坦家中长期居住,为他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1940年5月15日,爱因斯坦发表了《关于理论物理学基础的考查》,进一步阐述了他对物理学基本原理的思考。5月22日,他致电罗斯福,反对美国的中立政策,主张积极介入欧洲战事。10月1日,爱因斯坦正式取得美国国籍,同时保留了瑞士国籍。同年,他撰写了一篇着名论文,为“我不信仰一个人格化的神”这一命题进行辩护,展现了他在宗教和哲学上的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