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驻守吐鲁番的西路清军面临酷暑、粮草短缺等问题,军心不稳。岳钟琪派兵往吐鲁番运送粮草给养,途中遭到噶尔丹策零部抢劫,损失严重。吐鲁番屡遭叛军骚扰,纪成斌防守的瘦集、张元佐驻防的无克克岭接连被攻破。雍正帝得知后,非常不满,下令将纪成斌斩首示军,张元佐降职留用。
当北路清军与噶尔丹策零激战时,岳钟琪施以“围魏救赵”之计,率西路主力迅速越穆垒过阿察,兵抵额尔穆克河,分三路向乌鲁木齐城下进攻,意在分散噶尔丹策零主力,减轻北路清军的压力。沿途将士奋勇作战,攻取敌寨多处,歼敌甚众。当大军攻进乌鲁木齐时,守城叛军闻风而逃,西路清军占领了新疆首府。
雍正帝对此表示赞赏,并下谕表扬岳钟琪“此次领兵袭击贼众,进退迟速,俱合时宜”。
雍正十年(1732年)十月,噶尔丹策零率领七千人马偷袭哈密,这一突如其来的行动给清军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岳钟琪迅速作出反应,派遣总兵曹让等将士在二堡迎击敌人,同时派副将军石云倬等将官赶赴南山口、梯子泉一带设伏,意图切断敌人的退路。
准噶尔部的七千人马在攻打哈密时主要目的是焚烧粮草、抢夺驼马辎重。尽管曹让部成功击退了敌人,但由于石云倬部未能及时赶到指定位置,导致准噶尔军在撤退时并未受到有效的追击,成功带走了大量物资。石云倬在发现准噶尔军已经撤离后,选择了不追击,使得叛军得以安然撤退。
这一事件迅速传到了雍正帝那里,雍正帝对此极为不满,下令治石云倬、曹让斩首示军,并严厉指责岳钟琪“攻敌不速,用人不当”。岳钟琪接连受到雍正帝的严厉责备,明显已经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军机大臣鄂尔泰借此机会上奏弹劾岳钟琪,雍正帝批准了鄂尔泰的弹劾,命令将岳钟琪的三等公爵和太子太保封衔削去,降为三等侯,但仍保留了大将军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不久之后,雍正帝又下旨召岳钟琪离疆返京“商办军务”,由副将军张广泗代理宁远大将军印。岳钟琪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赶往京城,而此时张广泗也上奏弹劾岳钟琪。在鄂尔泰和张广泗的联手弹劾下,雍正帝于同年十月下诏将岳钟琪“交兵部拘禁候议”。
岳钟琪被捕入狱后,等待兵部的判决,这一等就是整整两年。直到雍正十二年(1734年)十月,兵部的判决才最终下达,判决结果竟是“斩决”。这一严厉的判决震惊了许多人,但雍正帝在收到兵部的议奏折子后,经过深思熟虑,考虑到岳钟琪过去在平定西藏和青海叛乱中的巨大贡献,最终决定将“斩决”改为“斩监候”,并罚银七十万两。
六、应召复出
乾隆年间,岳钟琪这位历经沧桑的将领,在沉寂多年后,因大金川叛乱再次被推向历史舞台的中央。乾隆二年,岳钟琪因故被贬为庶人,归隐成都百花潭,过上了淡泊名利的生活。然而,命运并未彻底遗忘这位曾经的沙场宿将。十三年后,大金川的烽火再起,清军久攻不下,乾隆帝毅然决定起用岳钟琪,委以重任,希望他能平息叛乱。
六十二岁的岳钟琪临危受命,迅速赶赴金川前线。面对复杂的战场形势,他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冷静的判断力。在党坝,他敏锐地察觉到清军战术上的失误,并勇敢地质疑上级的决策,最终通过密奏揭露了清军内部的奸细问题,赢得了乾隆帝的信任和支持,从而接管了金川的军事指挥权。
接管军权后,岳钟琪立即采取果断措施,清除奸细,重组军队,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他利用地形优势,采取分兵合击、水陆并进的战术,对叛军进行了致命的打击。在康八达的战役中,他更是巧施妙计,以假乱真,诱敌深入,最终一举攻克了叛军的重要据点,为平定大金川叛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军事上的胜利之外,岳钟琪还巧妙地运用了政治手段。他深知莎罗奔与自己有着旧交,且对其有恩,因此决定亲自渡河前往勒乌围,以诚意和威望招降莎罗奔。这一举动不仅展现了他的勇气和智慧,也体现了他对边疆民族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尊重。最终,莎罗奔等人在岳钟琪的感召下,决定归顺朝廷,大金川之乱得以平息。
战后,乾隆帝对岳钟琪的功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丰厚的奖赏。他不仅恢复了岳钟琪的爵位和荣誉,还将其子提拔为御前侍卫,并免除了其因西征获罪而被追赔的巨额白银。
七、保障西南
乾隆十四年末至十七年间,西南边疆再次面临动荡,乾隆帝果断决策,派遣重臣稳定局势。面对西藏郡王珠尔默特那木札勒的叛乱倾向,乾隆帝未雨绸缪,秘密命令策楞与岳钟琪率部进驻打箭炉,以备不时之需。次年,驻藏大臣傅清、拉布敦英勇地铲除了已显露叛意的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却不幸遭其党羽反噬,壮烈牺牲。这一突发事件加剧了西藏局势的紧张,也凸显了岳钟琪等将领的重要性。
六十四岁高龄的岳钟琪,不顾年迈与足疾缠身,毅然领命再赴康定,亲自驻守打箭炉,成为稳定西南边疆的关键人物。同时,策楞率精锐入藏,迅速处理善后事宜,有效遏制了叛乱的蔓延。岳钟琪的忠诚与果敢,不仅赢得了乾隆帝的赞赏,也为其家族带来了转机,其子岳濬因此得以赦免。
紧接着,杂谷土司苍旺的叛乱又给西南边疆带来了新的挑战。岳钟琪虽身患重病,但心系国家安危,毅然抱病出征,采取突袭与智谋并用的策略,迅速平息了叛乱。为巩固胜利成果,他提议并实施了部分地区的改土归流政策,设立理番直隶厅,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同时,也保留了部分地区的土司制度,体现了灵活务实的治理策略。这一系列举措,在四川总督黄廷桂的协助下得以顺利实施,为西南边疆的长期稳定奠定了基础。然而,岳钟琪也因劳累过度,病情日益加重
八、晚年
乾隆十九年(1754年),重庆地区爆发了由陈琨领导的会党叛乱。这场叛乱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动荡。此时,岳钟琪已经年近七旬,且刚经历了丧子之痛,身体状况不佳。然而,面对国家的召唤,岳钟琪毅然带病出征,肩负起了平叛的重任。
岳钟琪率领清军进入大巴山地区,对叛军展开了追击。在一系列战斗中,岳钟琪指挥有方,成功击败了叛军,并最终擒获了叛乱头目陈琨等人。然而,长期的征战和劳累使得岳钟琪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在回师途中,岳钟琪的病情日益加重,最终于同年三月初十(1754年4月2日)在资州(今四川资阳)不幸逝世,享年六十八岁。
岳钟琪的逝世消息传到京城,乾隆帝深感悲痛。乾隆帝高度评价了岳钟琪多年来的贡献,称其“宣力有年,劳绩懋着”,并对岳钟琪在此次平叛行动中带病奋战的精神表示赞赏。乾隆帝对岳钟琪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并下令免除岳钟琪因先前西征获罪而被追赔的部分款项,将岳钟琪之子岳濬在巡抚任内应追赔的四千九百余两欠银免予追缴,并将已经抵交的家产退还给岳钟琪的家属。此外,乾隆帝还下令赐予岳钟琪祭葬,并赐谥号“襄勤”。
乾隆帝对岳钟琪的褒扬不仅体现在物质上的补偿,还体现在精神上的认可。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朝廷将岳钟琪的牌位迁入贤良祠进行奉祀,这是对岳钟琪一生功绩的最高肯定。
九、结语
岳钟琪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身历三朝,战功显赫,在平定青海叛乱、逐准安藏及讨平大小金川的过程中屡建大功,被乾隆帝誉为“三朝武臣巨擘”。他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不仅为清朝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史称“终清世,汉大臣拜大将军,满洲士卒隶麾下受节制,钟琪一人而已”,这既是对岳钟琪个人能力的极高赞誉,也是对他历史地位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