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扬古利又跟随皇太极深入明朝边境,劫掠了大同、宣府一带。在此次行动中,扬古利与贝勒阿巴泰等部攻克了灵丘,并摧毁了王家庄。
天聪七年(明崇祯六年,1633年)六月,皇太极询问诸将的军事见解。扬古利认为,用兵不可停滞,每年都应当出征才是上策。他提出应该先深入明朝边境进行大规模劫掠,以消耗明朝的实力,这样一来,察哈尔和朝鲜自然会前来归附。当时,诸位贝勒大臣都赞同扬古利的观点,这使得皇太极更加坚定了讨伐明朝的决心。
到了天聪八年(明崇祯七年,1634年)五月,鉴于扬古利之前立下的诸多战功,皇太极越级晋封扬古利为公爵,地位仅次于贝勒,帽顶镶嵌珍珠。这一举措进一步彰显了扬古利在清朝初期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四、征朝战死
崇德元年(明崇祯九年,1636年)五月,扬古利迎来了他军事生涯中的最后一次重大行动。皇太极命令武英郡王阿济格、饶余贝勒阿巴泰以及扬古利率领大军讨伐明朝。这支大军深入明朝境内,攻克了京师附近的十二座城池,并在五十八场战斗中取得了胜利,俘获了明军总兵巢丕昌等将领,俘虏了十余万人。在撤退途中,清军再次击败了来自三屯营和山海关的明军援兵。当大军凯旋班师时,皇太极亲自出城十里迎接,并设宴款待将领们,亲自为扬古利等三位将领斟酒。然而,在这次行动中,扬古利因为未能制止阿济格不亲自为清军垫后而获罪。
同年十二月,皇太极御驾亲征朝鲜。扬古利跟随皇太极出征,这是他最后一次参与的重大军事行动。
崇德二年(明崇祯十年,1637年)正月,清军渡过了汉江,并在汉江岸边扎营。朝鲜全罗、忠清二道的兵马赶来增援,在汉城以南宿营。皇太极命令豫亲王多铎和扬古利前去阻击朝鲜援军。当时正值雪天,天气昏暗,朝鲜援军驻扎在水原光教山下,并派兵向清军发起攻击。多铎吹响号角,召唤扬古利到山顶督战。正当扬古利准备前往时,朝鲜的伏兵突然发射鸟枪,扬古利不幸中弹,伤势严重。次日,多铎率兵逼近朝鲜军营,发现朝鲜军已经在夜间撤走。多铎将扬古利的遗体带回军营。
皇太极亲自前来祭奠扬古利,并赐予他御用冠服。扬古利的遗体被带回盛京,并被安排陪葬于福陵。
同年十一月,皇太极追封扬古利为“武勋王”。顺治年间,清世祖顺治帝下令让扬古利配享太庙,以示尊崇。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清圣祖康熙帝东巡盛京谒陵时,亲自祭奠了扬古利的墓地。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又为扬古利立碑刻文,以表彰他的功绩。雍正九年(1731年),确定扬古利的世袭爵位为“一等英诚公”。
结语
舒穆禄·扬古利的一生是忠诚与勇气的典范。他不仅在战场上屡建奇功,而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清朝初期的重要人物之一。即使在他去世后的几百年里,人们仍然记得这位满洲勇士的名字,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成为激励后人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