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再进四川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张献忠率部向四川进发。农民军攻克夔州后,“至万县,因水涨,留屯三月”。接着,连克梁山、忠州和涪州,击败总兵曾英,破佛图关。明朝四川总兵秦良玉率兵来战,亦被农民军击败。农民军攻克泸州后,于六月二十日占领了川北重镇重庆。从汉中逃来的瑞王朱常浩、巡抚陈士奇、兵备副使陈纁、知府王行俭等一批明朝宗室和官僚,被农民军俘获并处死。七月初四日,张献忠命刘廷举守重庆。他亲自率领农民军,分三路向四川首府成都挺进。沿路州县“望风瓦解,烽火数百里不绝,成都大震”。四川巡抚龙文光由顺庆驰援成都,又调总兵刘镇藩及附近土兵守城。一时之间,“成都援兵四集,献忠使其众伪为援兵,混入城中,龙文光不能辨”。八月初七日,农民军从四面同时攻城,里应外合,三日之内城池被攻破。
顺治元年(1644年)八月初九日,农民军攻克成都。明藩成都王朱至澍、太平王朱至渌自杀,四川巡抚龙文光、巡按御史刘之渤、按察副使张继孟等明朝派驻四川的主要官员因拒不投降,均被农民军处死。“初,李自成使马珂入川,攻陷顺庆。”九月,命将马珂据守绵州,张献忠派艾能奇前往攻打,未能攻克,张献忠亲自指挥,马珂败走汉中。十月,李定国攻克保宁;孙可望下龙安,使王运行守之,又率兵攻茂州,克之。接着,艾能奇又攻克雅州。至此,四川大部地区被张献忠的农民军所控制。
十一、建立大西
顺治元年(1644年)十一月十六日,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建国号“大西”,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大西政权建立后,设置了左右丞相、六部尚书等文武官员。任命汪兆麟为左丞相,严锡命为右丞相。以王国麟、江鼎镇、龚完敬等人为尚书。大西政权颁布了《通天历》,设立钱局铸造“大顺通宝”货币流通使用。开设科举考试,选拔了三十人为进士,任命为郡县各官。大西政权宣布,对西南各族百姓“蠲免边境三年租赋”。张献忠还制定了严格的法令,禁止“擅自招兵”,“擅受民词”,“擅取本土妇女为妻”,违者将受到严惩。张献忠封四个养子为王:孙可望为平东王,刘文秀为抚南王,李定国为安西王,艾能奇为定北王。
在军事上,大西政权设立了五军都督府,中军王尚礼,前军王定国,后军冯双礼,左军马元利,右军张化龙。农民军分为一百二十个营,其中有“虎威、豹韬、龙韬、鹰扬”等作为宿卫部队,设置了都督来统领。城外设大营十个,小营十二个,中间设置了老营,名为御营,张献忠居住于此。又任命孙可望为平东将军,监管十九个营;李定国为安西将军,监管十六个营;刘文秀为抚南将军,监管十五个营;艾能奇为定北将军,监管二十个营。分兵四出,从而控制了整个四川地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久,四川各地的明朝将领曾英、李占春、于大海、王祥、杨展、曹勋等,纷纷聚集兵马,袭击大西农民军,屠杀大西政权的地方官员,给大西政权带来很大的威胁。对此,张献忠进行了严厉的镇压。
张献忠命孙可望前往汉中,但被李自成部将贺珍击败。张献忠亲自前往救援,途经梓潼七曲山时,看到神庙题额为张姓,便称:“这是我的祖先。”追上尊号,称始祖高皇帝,并下令修建庙宇,刻石祭祀。部将刘进忠入据保宁府,部将马元利攻克顺庆并守之。乙酉年元旦过后,张献忠于初三日对部下说:“三国以来,汉中原属于四川,现在我定都于川,如果不取汉中,难免他人得陇望蜀。听说闯王派遣马爌守汉中,马爌是个庸才,如果不早点取下汉中,将来他被替换为能人,就难以图谋了。”为了保证四川的安全,他派平东、虎威二将军,向北平定汉南地区。又命令都督张广才早日消灭曾英,以便打开东下的道路。十六日,农民军的这两支军队同时出发,但并不知道李自成已经派遣贺珍代替了马爌。结果,大西军的三万兵马被贺珍部击败。
十二、抗清斗争
顺治二年(大顺二年,1645年)夏,南明福王弘光政权灭亡。十一月,清朝采取剿抚兼施的策略,一方面任命何洛会为定西大将军,准备进剿四川;另一方面派人下诏诱降张献忠,劝说他归顺清朝。诏书中表示:“张献忠前此扰乱,皆明朝之事”,表示谅解,并承诺:“张献忠如审识天时,率众来归,自当优加擢叙,世世子孙,永享富贵”。同时威胁说:“倘迟延观望,不早迎降,大军既至,悔之无及”。然而张献忠置之不理,反而增强了抗清的决心。此时,何洛会率领的清军被陕西的农民军所牵制,所以一直没有入川。
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和农民军,除了与明朝在四川的残余军队对抗外,还要同四川的地主武装作斗争。原川陕总督樊一蘅仍任原职,南明政权又任命原大学士王应熊为兵部尚书总督川湖云贵军务,并赐尚方宝剑便宜行事,驻扎遵义,主持对张献忠作战。这一年三月,明四川巡抚马干派副将曾英带兵攻陷重庆。接着,阁部王应熊会兵遵义,副将杨展、屠龙、莫宗文、贾登联等请求恢复川南。“起甘良臣为总统,副以侯天锡、屠龙,合参将杨展,游击马应试、余朝宗所携溃卒,得三万人。”于三月攻陷叙州,大西农民军损失一千余人。此时副将曹英、参政刘鳞长及部将于大海、李占春、张天相等,都受樊一蘅节制,有兵十余万。他们不断地向农民军发动攻击,妄图恢复失地。
张献忠时驻扎金山铺,欲肃清新附不坚定的人,刘进忠劝谏他不要乱杀,张献忠不采纳建议,反而调刘进忠回金山铺会剿,刘进忠心生疑虑,遂向北走投清军。
顺治三年(1646年)初,清朝改派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和吴三桂等统率满汉大军,全力向大西农民军扑来。当时,明参将杨展领兵复夺川南州县,率师北指,与张献忠的部队激战于彭山的江口,张献忠大败,退回成都。杨展由南面逼近成都。王应熊又派曾英为总兵,王祥为参将,联师进攻,阻挡农民军的东下。他们对大西农民军进行疯狂的袭击,严重地威胁着大西农民政权。对此,张献忠针锋相对,给予坚决的回击。五月,豪格率清军攻占汉中。
顺治三年(1646年)七月,为了北上陕西抗击清军,张献忠决定放弃成都,并“尽杀其妻妾,一子尚幼,亦扑杀之”。接着,分其兵为四,并命令四位将军,各率兵十余万向陕西进发。九月间,张献忠率部离开成都,北上迎击清军。十一月,张献忠大军扎营于西充凤凰山。
十三、中箭去世
原大西军将领刘进忠叛变后,先在合州(今重庆合川区)同明军曾英勾结,后又出保宁(今四川阆中)去,投降了南下的清军统帅豪格。清军以刘进忠为向导,带领清军进入川北。顺治三年(1646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豪格派护军统领鳌拜等将领,分率八旗护军轻装疾进,出其不意,对农民军发起突然袭击。二十七日晨,清军隔太阳溪与张献忠的农民军相遇。面对这意外的突然来袭,张献忠临急应战,指挥农民军马步兵分两面抗击清军。这时,清军统帅豪格率大军继至,遣参领格布库等向农民军右翼进攻,都统准塔攻击农民军左翼。战斗打得非常激烈,清军将领格布库等被农民军击毙,农民军也遭到了惨重的损失。
张献忠“初不为备,闻兵至,犹以为他寇,身衣蟒半臂,腰插三矢,引牙将临河视之。”刘进忠为清将指点说:“此八大王也。”清和硕肃亲王豪格发箭射之,张献忠中箭而死,时年仅四十岁。
张献忠死后,他的部众“以锦褥裹尸,埋于僻处,而遁”。清军“求得发而斩之,枭其首于成都”。另据清靖远大将军和硕肃亲王豪格等奏报:“臣帅师于十一月二十六日至南部,侦得逆贼张献忠,列营西充县境,随令护军统领鳌拜等,分领八旗护军先发。臣统大军星夜兼程继进,于次日黎明抵西充。献忠尽率马步贼兵拒师,鳌拜等奋击大破之,斩献于阵。”
张献忠去世后,他的部将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冯双礼等率领农民军向南,在重庆受到明军曾英部的阻击,农民军击毙守将曾英后,继续向贵州方向转移。之后,他们与南明联合,共同抗击清军,转战在西南各省的广大地区,坚持了近二十年,直到清朝的康熙初年。
结语
从崇祯三年(1630年)到崇祯十年(1637年),张献忠带领的起义军经历了从组建到壮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张献忠不仅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也证明了自己是一位能够赢得民心的领导者。通过不断的战斗和扩张,张献忠和他的部队成为了明末动荡时期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