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朋友们聚在一起看欧洲杯的时候,我们聊起了一个有趣的话题:那些有钱人究竟是如何赚到钱的呢?这个问题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人认为,所谓的“富人思维”并非是成为富人的原因,而是在拥有财富后的一种表现;同样地,所谓的“穷人思维”也并非造成贫困的根本原因,而是在资源匮乏、生存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人们为了适应环境而形成的行为模式。这种观点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共鸣。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来自香港的节目,它试图通过让富人精英们去体验穷人的生活,来探讨贫穷是否源于个人的不努力。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原本自信满满的富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穷苦生活后,竟也开始变得疲惫不堪。繁重的体力劳动几乎消耗掉了他们全部的精力,使得他们每天下班回到家后只想尽快休息,根本无暇顾及其他事情。
这样的节目看似在为穷人辩解,实则却在刻意迎合穷人群体的心理需求,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贫穷并非源于自身的懒惰或愚笨。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或许这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借口罢了。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思考:到底是贫穷引发了穷人思维,还是穷人思维造就了贫穷呢?
这其实就是一个类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让人感到困惑和纠结。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有一种叫做“飞轮效应”的现象。如果想要让一个静止的飞轮开始旋转,一开始的几圈都会非常吃力,但一旦飞轮开始运转,就意味着之前付出的所有力量都得到了回报。而且随着时间推移,飞轮的转速会越来越快,所需消耗的能量也会逐渐减少。
同样地,人类的成长也是如此。如果你想实现腾飞,就必须要有一个最初的动力源。这种动力可以来自于外部因素,比如家族背景、父母提供的资源以及时代的红利等;或者来自内部因素,例如个人的刻苦努力和不断摸爬滚打的经验积累。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动力,只要你能够突破所谓的“宇宙第一速度”,摆脱贫困带来的吸引力,进入增长的飞轮轨道,那么你的认知水平将会提高,进而增强你的资本实力。而资本的增加又会反过来巩固你的认知,提升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样的循环会不断升级,直到你遇到新的瓶颈为止。
李开复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活着,就要豁达地接受那些自己无法掌控的事情,要有勇气去改变那些自己可以掌控的事情,同时也要拥有足够的智慧来区分这两者之间的差别。”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开始思考人生中的许多问题。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我们无法掌控的呢?又是什么我们可以掌控的呢?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我得出一个结论:命运、时代和大势都是我们无法掌控的因素;而改变认知、提升认知则是我们可以掌控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