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人在康桥,挥了挥衣袖,招来一朵乌云(下)

因此此时光的波长的计量描述,还是用十的负几次方米来表示。

另外但凡是物理老师没被气死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光的波长越短,频率就越高。

红、橙、黄、绿、蓝、靛、紫。

以上从左到右波长逐渐降低,频率依次升高。

拉法第虽然仍旧搞不清徐云为什么执着于光频,但还是配合着点了点头:

“我记住了,你继续吧,罗峰同学。”

徐云见说重新走到了发射器边,按下了启动键。

咻——

电压再次从零开始升高。

1伏特....

100伏特....

300伏特.....

1000伏特.....

然而令法拉第等人意外的是。

当电压上升到第一次的两万伏特时,发生器上例行出现了电火花,但接收器上却是.....

毫无动静。

很快,电压再次升高。

2.2万伏特......

2.3万伏特......

众所周知。

光的强度和功率有关,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功率又和电压有关。

也就是p=u·u/R,电压越高,功率就越高。

然而当发生器的电压增幅到2.8万伏特的时候,接收器上依旧没有任何火化出现。

看着表情逐渐开始凝重的法拉第等人,徐云又朝小麦招了招手。

很快。

小麦拿着一个凸透镜走了上来。

化身过迪迦的朋友应该都知道。

在正常情况下,增加光强的原理基本上只有三种:

减小光束立体角,减小光斑尺寸,或者提高光的能量。

其中凸透镜,便是第一种原理的衍伸应用。

也就是通过折射将光线汇聚的更细,从散乱凝聚成一团,从而达到增加光强的效果。

随后徐云从小麦手中接过秃头境,架在一个类似后世直播支架的设备上,移动到了反射板前。

在凸透镜的聚光效果下。

发生器上的电火花溅跃出的光线被汇聚成了一小条,量级再次得到了一轮强效的提升。

如果折算成单纯的功率,此时溅跃出的光线量级大约等同与五万伏特左右的电压效果。

然而......

反射板上依旧如同鲜为人同学做大学物理题一样,其上空无一物。

见此情形。

原本认为不会再出意外的拉法第不由有些站不住了。

只见他快步走到反射板边,想要检查是不是光学晶体将光线折射到了其他方位。

然而无论他怎么校正晶体,接收器上依旧是没有任何电火花出现。

可是.....

这怎么可能呢?

6了不下三十次,再怎么非酋.....

额,等等?

法拉第忽然想到了什么,目光隐隐的瞥向了人群中的塔图姆·奥斯汀。

难道是这位嚷嚷着要种西瓜和棉花的黑人同学的缘故?

没记错的话。

这位黑人同学来自莫桑比克,是部落的下一任酋长,因此才能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

而就在法拉第心思泛动之际。

一旁的徐云估摸着火候差不多了,便让小麦撤去凸透镜。

关闭电源,重新调试起了光学晶体。

这一次他选择的目标,是另一枚走离角为40°左右的天然级联晶体。

至于自准性反正笨蛋读者们也不知道是啥...咳咳,由于比较难测同时加之时间有限,所以徐云也就没去深入计算。

反正在这种实验条件下,自准性能在80%以上就行了。

总之这枚晶体可以反射的是蓝光,也就是波长在440—485纳米之间的光线。

调试完毕后。

徐云再次返回发生器边上,按下了开关。

电压依旧是从零上升。

过了小半分钟。

啪!

发生器上例行出现了一道电火花,而令法拉第等人呼吸停滞的是......

接收器上居然也跟着出现了一道火花!

作为当世顶尖的物理学家,法拉第等人怎能意识不到这代表着什么?!

然而这还没完。

只见徐云再次一招手,小麦哼哧哼哧的便拿着几枚偏振片走了上来,交到了徐云手里。

颠了颠掌心的偏振片,徐云的表情略微有些微妙。

说起偏振片的用途,想必很多同学都不陌生。

它允许透过某一电矢量振动方向的光,同时吸收与其垂直振动的光,即具有二向色性。

也就是dλ/λ=cosθdn/n。

其中n是有梯度变化的折射率,源于不同介质间流场速度会发生梯度变化,n=1/√(1-u2/c2)。

说人话就是在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透射光基本上成为平面偏振光,光强减弱1/2。

按照历史轨迹。

后世实验室中常用的偏振片要到1908年,才会由海对面的兰德制作出来。

但在这个副本中,由于波动说没有像原本时间线中那样被长期打压,甚至还反超了微粒说一头。

因此与波动说有关的许多小设备,都提前了许多时间问世。

根据徐云在《1650-1830:科学史跃迁两百年》中了解到的信息。

42年前,也就是1808年。

在马吕斯验证了光的偏振现象后没多久,偏振片就首次诞生了。

虽然此时的偏振片远远没有后世那么精细,但在还未涉及到微观世界的19世纪早期,还是能支撑起绝大多数实验要求的。

一直以来,它都是被用于支持光的的波动说——因为只有横波才会发生偏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