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顾南行最终还是得到了一批少壮派的拥护,因为他们确实在实际的工作中体验到了顾南行方法的好处。尤其是在刘备军中的那些青年世家子弟,他们很快就体验到了能够放开手脚,一切以实绩为导向的好处。
他们的才能和抱负都得到了极大的施展,那些以前他们不敢想或者不能想的事情,就像是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样,让他们应接不暇,也让他们兴奋的愿意发挥天赋。
当然,这其中也有不少人,既能发挥这种天赋,同时还十分的谨慎,希望提前避免他所能预料到的麻烦。
比如说诸葛亮,他就提了一个问题:“老师,那我们以什么名义改革官制呢?您的改革会是彻底的改革。这种做法,难免让人想起王莽乱政,更可能给其他人攻击我们的口实啊。”
“嗯,孔明(诸葛亮的字)你说得很有道理,这一点我一直觉得有大将军霍光先例,我们改一改就好。看来,这也不是那么简单?”顾南行也颇为虚心的向诸葛亮提问。
毫无疑问,对于汉代历史掌故等等,顾南行的水平是远逊于诸葛亮的。他又不是什么真正的天才,和诸葛亮这种人比起来,要不是有蓝星华夏的经验和知识,以及许多远超这个时代人的思维方式,以及刘备的信任,他觉得自己能够成为诸葛亮手下一小吏都难。
当然,也没有人想在一个什么都懂的天才工作狂手下当差吧?那不是自虐吗?
不过,这件事情,他是不会告诉诸葛亮的,因为有一个诸葛亮一样充满自驱力的属下,真的很方便。
此刻,诸葛亮已经从汉武帝建立内外朝说明到了大将军这个内朝职位到底怎么就变成了现在这样一个动不动就足以影响朝政的决策者。
实际上,可以看出来,这个职位本质上,还是皇帝权力的延伸。作为内朝的一员,大将军往往是外戚担任,并且通过皇帝的权力来监督整个军队。
如果刘备要改革,首先就必须要把这个内朝大将军的身份,调整成为一个独立的权力机构,类似于曹操的秦王兼丞相的职位。因为,丞相本就具有监督群臣负责日常工作的任务,天生就是百官的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