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宣死后,国子监祭酒一直没有人选,这个官位还是很重要的。
国子监改制后,会归在礼部麾下,凌渊是要将国子监打造成整个大璃的最高学院。
与江南书院、楚州书院、桐山书院一样,成为四大学院。
这样一来,除了科举外,还可以从书院中选拔人才。
也是能够让朝廷的选拔人才渠道更加广泛。
桐山书院的改制,在灵州的时候,凌渊是提出过的,不过,效果目前来看,还不是很明显。
但未来过个几年甚至十年后,等各地官学和私学成长起来。
才是真正能让世人看到改制的好处。
徐文安没想到张甫卿会来找自己,便将他带到了自己的小院中。
“徐先生,本官今日来,是想要跟你谈谈国子监的事。”
“张大人,您是不是弄错了,老夫不过是一介腐儒,也不是国子监管事的,您还是尽快选个国子监祭酒才行。”
张甫卿早知道他会这样说,从怀中掏出一个金黄色卷轴来。
徐文安顿时吓得跪在地上,张甫卿打开卷轴道:“奉天承运,特封徐文安为国子监祭酒,领礼部尚书衔。”
“这!”徐文安诧异不解,张甫卿提醒道:“徐先生,这可是圣旨。”
“臣,领旨!”徐文安苦笑道。
张甫卿将徐文安扶起来后,笑着说道:“这是陛下的意思,如今国子监需要您这样的大儒坐镇才行。”
“张大人,你知道的,老夫志不在此。”
“你且听本官说完!”张甫卿打断道:“国子监改制的事,是陛下提出的,今后国子监虽然在礼部,但本官不会插手任何事。”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张甫卿将陛下改制国子监的事,全盘托出跟他说了一遍。
从疑惑到不解,再到苦思,最后又到震惊甚至是拜服。
“不得不说,陛下的想法天马行空,着实让人大开眼界。”徐文安感叹道。
“在流州、灵州还有最近的禹州,官学私学都在推行,未来会在大璃所有州郡展开,国子监作为文道魁首,责任不小。”
“若是真如陛下所说,天下想读书人都能读书,这可是直追圣人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