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甲乙经》里说:“膝外廉痛,热病汗不出,目外眦赤痛,头眩,两颔痛,寒逆泣出,耳鸣聋,多汗,目痒,胸中痛,不可反侧,痛无常处,侠溪主之。胸胁支满,寒如风吹状,侠溪主之。狂疾,侠溪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里讲:“主少腹坚痛,月水不通。主乳肿痈溃。主疟,足痛。主胸中寒,如风状,头眩,两颊痛。”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里提到:“治胸胁支满,寒热汗不出,目外眦赤,目眩,颊颔肿,耳聋,胸中痛不可转侧,痛无常处。”
《点穴神书》里说:“侠溪穴,胆经的荥穴,荥主身热,凡是胆部发热引起的眼花、头晕、胸闷、耳聋、口苦、脚麻、膝痛,侠溪穴统统都能对付。”
有个高血压的患者,总是口苦咽干,尤其是睡醒后特别明显。自从学会拍打侠溪穴后,口干苦的问题就一去不复返啦!
还有个胆囊炎患者,胁肋胀痛,还老是呕逆,这是胆火上攻外征啊!针刺侠溪穴,就能清热消炎,利胆退火,呕逆和胁肋胀痛马上就消除了。
俗话说得好,“至虚之处,必是容邪之所”。侠溪穴是胆经的荥穴,穴性是水,水能生木。侠溪穴能生胆木,有助于疏泄破解。
有个患者腋下长了个包块,经常拍打侠溪穴后,腋下的肿块居然神奇地消掉了。
侠溪穴带着水性,水能生木,又是荥穴,荥能清火。这个侠溪穴简直就是滋水清肝饮,专门对付胆火,是高血压解压的要穴,也是心胆火、胆胃火不降的理想控制点,更是阴虚火旺的关键穴位。所以啊,面对舌光绛少苔,咽干口燥,阴虚阳亢的情况,侠溪穴就是针对治疗的不二之选。
咱们再来说说按摩侠溪穴位的作用和好处。
它能主治好多病症呢!像头痛,感觉脑袋里像是有一群小猴子在闹腾;眩晕,天旋地转,世界都在摇晃;惊悸,心里突然“咯噔”一下,慌得不行;耳鸣,耳朵里像是有只小蚊子在飞;耳聋,啥都听不见了;目外眦赤痛,眼睛外侧又红又痛;颊肿,脸颊肿得像个小馒头;胸胁痛,胸部和胁部疼得难受;膝股痛,膝盖和大腿疼得要命;足跗肿痛,脚面又肿又痛;疟疾,一会儿冷一会儿热的。
它的作用功效是消肿止痛、传导水液、清肝胆热、平肝熄风。想象一下,侠溪穴就像是身体里的消防队,哪里有“火”就去哪里灭火,让身体恢复平静和安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古代对侠溪穴的记述也不少呢!头眩、颔痛、热病、狂疾、目外眦赤痛、目痒泣出、耳鸣、耳聋、胸胁支满、膝外廉痛、乳痈肿溃、小腹肿痛、月水不通、足跗肿等等,侠溪穴都能发挥作用。
近人报道里还说,侠溪穴能治疗足趾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