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王家的事情大家都略有耳闻,
所以也都不再多
周末的惬意,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
吴李氏一踏入老院子,立即收获了周围妇女们前所未有的热情欢迎。
从前受过同样待遇的只有杨梅。但杨梅向来寡言少语,性格平缓。
吴家自从吴东林这个“口若悬河”的人离去后,吴李氏似乎又重新夺回了主导地位。或许平日里院里的妇女们不太愿意和她交好,但她因为去工厂上班的缘故,突然受到这样的欢迎,让吴李氏心情异常兴奋,滔滔不绝地在妇女活动中心讲述自己在钢铁厂的见闻。
这个院子里的男人们大多在钢铁厂工作,对钢铁厂再熟悉不过了。但大家真正感兴趣的是,吴李氏这样的年纪去了厂里,干些什么,学些什么,是在哪个车间工作,是否辛苦。对于她们的热情,吴李氏一五一十,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一天的经历,使得妇女们迟迟不愿回家。
直到男人们已经回家很久,还在家中等妻子们的归来,便纷纷出门寻找。结果他们看到了一幕让人无奈的场景:一群人在吴家门前聚集,吴李氏站在最中间,妇女们围成一圈,孩子们则好奇地挤在最前面,认真地听着她的讲述。看到这些,大家都略感无奈。
虽然对吴李氏夸张的言辞心生不满,但碍于情面,大家还是没有拆穿她。直到王芳忍不住,在屋内听得不耐烦了,只好扶着肚子出来,说道:“妈,您回来啦?我正准备出去找您呢。快回来吧,家里已经做好饭了。”
吴李氏被中途打断,心中不悦,但仔细回想刚才自己的言语确实有些夸张,也不知如何应对,便借坡下驴:“大家都回去吧,今天就到这里。一天忙下来,我又饿又累,需要早点休息。” 说着便解散了人群,回到了家中。
与早早在餐桌前等候的孙女王芳一同吃了饭。饭桌上,粗糙的二合面窝头和没有一丝油花的蔬菜让大家直皱眉头。尤其是小孙女,第一个表达了不满,认为饭菜难以下咽。对此,王芳坚定地说道:“家里以后就这么过。妈,您也知道我们的状况,这钱来得不容易。我们必须精打细算,否则这个月会过得非常拮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吴李氏深知家中的艰难,未再多说什么。餐后,王芳详细询问了她的工作情况。但吴李氏故意隐瞒了自己偷懒的部分,只说自己干活很吃力,搬不动重物。尽管如此,王芳也没有任何反应,她心中已有定计。无论如何,这份工作她一定要吴李氏继续做下去。
吴李氏为何这般听话?皆因王芳许诺将来会在工作中给予她一定的“养老钱”。但现在不行,他们必须挺过这段最艰难的时期。吴李氏也知道,家庭正处在关键时刻,不能再得寸进尺。
作为能将吴东林拉扯大的母亲,吴李氏精明而果敢。若非如此,那些无所事事的男人岂不会夜敲寡妇门?待吴东林走上正轨后,她逐渐暴露了许多缺点,加之儿子有了稳定的工作,生活无忧,更显娇惯自大。
后因易忠海对她儿子的不轨之心,她变得愈发警惕。随着李守良逐渐掌握实权,她更是惶恐不安。现在吴东林突然离世,她最为担心的无非是儿子留下的孩子、腹中即将降生的婴儿的性别、王芳是否会改嫁,以及未来的养老问题。
尽管她在小节上有时模糊不清,但大局面上却毫不含糊。她用尽一切办法守护着这个家,护住了王芳,最终为吴家找来了李守良这样一位可靠支柱。
随后,王芳详细询问了工作的具体内容,但她从不打算让吴李氏一直干下去。她也不认为吴李氏会长期服从安排。因此,她已经开始谋划自己进入工厂的事情。当年嫁给吴东林时,他还只是一个初级工人,没有提过当学徒时的具体工作。因此,她通过吴李氏几个月的描述来推测自己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内容。这也是智者的举动。
结果得知,除了学徒工的杂务之外,并没有太多具体的信息。对此,王芳并不再多问。毕竟时间还早。
然而,她没想到变化会如此迅速,迅速到她一时难以适应。
留心那些年轻小伙和姑娘们的反应,你会发现,年轻人喜怒哀乐全都写在脸上,观察起来十分简单。
一看大家的不满越来越深,几乎可以触碰得到时,
李家婆再不敢怠慢,马上专注地干起了手中的活计。
这一变故让大家心中的怨气有所宣泄,却又找不出任何责备的借口。
真是让人心里别扭得很。
就这样,场面在一次次即将爆发边缘游走后,时间到了正午,人们三五成群地散开了。
由于干得最少的李家婆被推选为了打扫尾工的人,无法离去。
对此,李家婆又能有什么话说?
只得默默承受这一切苦头。
再加上她心中一直有个念头,认为所有人都看轻她,故意针对她。
老天爷啊,明明是你不愿意好好干活,怎么还能觉得别人也不该干活呢?
也许是因为尾工不多,也许是李家婆心系肚子里的食物,动作比平时快了不少。
完成工作后,她依照昨天的路线小跑前往了第一食堂。
到达之后,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绵延不尽的队伍。
若是其他人见状或许会觉得无奈:只能排队等待罢了。
四合院的生活虽然琐碎,但她毕竟也是个人精。
李家婆,四合院里公认的脸皮最厚之人。
面对这样的长队,
她的视线仿佛无视了这一切,径直朝前走去。
明白了吧,她是打算插队。
不过李家婆并非一上来就行动。
她先做了充分的观察,直到发现队列前有一名看似懦弱的男子。
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时机成熟,立即上前。李家婆毫不犹豫地插入队列中。
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没错。
那后面的男士真是一位性格软弱,不太善于争执的老实人。
李家婆一站到位,
他张口似乎想要说什么,
然而看到李家婆那张严肃的圆脸,到嘴的话又咽回去了。
这...
这咽下去的一口气,并非他人所能接受。
人们费尽力气从队尾慢慢挪到前面,
眼看就要轮到了,结果就被她轻轻松松插在前面,如果大家也像她这样做,岂不是乱了套了?
你要说是“尊敬老人”,这话在这个时代也未必讲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