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是军官,妈妈没有工作,专职照顾家庭,从小我就被妈妈教育要乖巧,不能调皮,要懂事,可是小孩子哪有不调皮的。
记得有一次,他看见家里附近的孩子们在路边玩耍,他也想一起玩儿,但是他融入不进去,别人都是因为家长之间关系好,所以孩子们也会一起玩。
但是妈妈每天除了家里就是菜市场,偶尔会带我去爷爷奶奶家,几乎不跟周边的邻居打交道,因此,也没有同龄的孩子跟我关系好。
我试着融入他们,他们倒不会驱赶我,我有时候说话他们也会答,可是就那种把我隔离在他们之外的那种感觉,很让人不舒服,不到半天我就受不了,蔫哒哒的回了家。
妈妈个性温柔,但其实人并不细致,她无法感受到我的情绪变化,我不开口她根本不知道我心里不开心,我实在是孤单,就跟妈妈说我想要跟小朋友玩儿。
妈妈带我去公园,希望能给我找到玩伴,可惜,公园里带孩子来玩儿的妈妈们跟她其实也聊不来,别人会谈论工作,而我妈妈从来没有工作过。
她是扬市下属农村里的孩子,要不是大运动弄得爷爷奶奶害怕自家被连带,迫使爸爸娶了成分好但却没有文化的妈妈,我想,妈妈是嫁不到爸爸这样的人的,只能说,时势造就机缘吧。
不过爸爸对妈妈也不错,每个月的家用给的并不小气,妈妈也是俭省惯了的,生活水平还行,反正我印象中妈妈对生活很满意。
什么时候妈妈变了呢?应该是我八岁那年小叔带着在外工作时娶的婶婶回来之后吧,原来妈妈从没觉得爸爸给了家用,不上交工资卡是有什么不对的,毕竟赚钱的是爸爸。
可是婶婶却说,女人即使不工作,照顾家里也是有价值的,只给家用,经济大权却在男人手上,那就相当于是男人的保姆,照顾一家老小不说,还是免费的。
这话不说是在当时,就是在我长大后都算是语出惊人,可是小叔不觉得小婶说的有问题,他表示赞同不说,就连奶奶也没觉得有错。
在家里长辈不开口,叔叔支持的情况下,爸爸最终还是把存折给了妈妈,我那是第一次看见妈妈笑的那么开心,即使后来我家的生活依旧没有发生变化,但妈妈的情绪明显不同了。
我没上过托儿所,也没念过幼儿园,直接是在九岁的时候上的小学,嗯,我生日小,八周岁的时候人家都开学一学期了。
可是进入学校后我就尝到了被孤立的滋味,其实也不是有意孤立我,就是人家都是从小到大在一起的,最差也是托儿所认识的,在小学会面后自然会更亲切些,
而我,周边没有人认识我,我又不是那种自来熟会主动的性子,因此,我只能自己玩,也就更加沉默了。
转折就在安安弟弟的抓周宴上,我第一次见到他,很可爱,特别爱笑,他抓着我的手指的时候,我整个心都是暖的,我喜欢安安弟弟。
可是妈妈不让我碰,怕我把他摔到了,我只能听话的眼巴巴看着,还是爸爸让我照看他,我才能陪着安安玩儿。
快乐的时间过得太快,很快我们就要回家了,我真的不想走,可我不敢说,还是婶婶说我性格有问题,太内向了,提出把我接到身边来上学。
婶婶担心我离开家不习惯,其实我更需要的是有小伙伴的陪伴,我不想再一个人看着别人热热闹闹的玩耍了。
在婶婶这边,至少有安安弟弟。
于是,我在一年级下学期转学到了这边,刚开始我也是惴惴不安,生怕叔叔婶婶觉得我不乖把我送回去,也怕吃的多、不干活儿被人嫌弃。
在我想要帮着扫地的时候,婶婶阻止我,她说我在这儿只要当做自己家一样自在就好,要是想帮忙就陪着弟弟玩儿,她不喜欢带弟弟,说弟弟很麻烦。
可是弟弟怎么会是麻烦呢,他是最好最乖的弟弟,会对我笑,会跟我咿咿呀呀的说话,虽然我不懂他说的是什么吧,但就是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