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自古以来便被视为金之象征,在古老神秘的五行学说之中,金所蕴含的敛聚、沉降以及肃杀等特质,皆能在剑这种兵器之上找到其生动且具体的展现。
那锐利无匹的剑锋和坚不可摧的剑身,恰如其分地彰显了金的刚硬与尊贵。
聪慧过人的苏小丫对此自是心知肚明,正因如此,她方能从这世间万物运行的规律之中,体悟并掌握那惊世骇俗的《混沌五行剑诀》。
然而,这号称“混沌”的五行剑诀又怎会仅仅局限于包含金道精髓的《金剑诀》呢?
虽然,苏小丫如今才刚刚领悟出第一式《千金闪》。
事实上,《金剑诀》一共也只有三式——《千金闪》、《万金闪》和《一金闪》。
只是每一式都十分深奥,如果不是苏小丫这次顿悟,对金、木、水、火、土五行有了比较深刻的领悟,她连《千金闪》都领悟不了。
笛卡尔曾经说过:“越学习就会越发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知识是永无止境的。”
苏小丫对此深以为然。
于修士而言,世间万千法门各有各的道,宛如繁星数不胜数且无有穷尽之时。
然而,人类的认知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巨大局限。实在是大道三千,各有各的玄奥,能够领悟一条都是惊才绝艳之辈。
刚开始踏上修炼之路,或许苏小丫还自认为眼界开阔,胸有丘壑。
毕竟穿越之前看的玄幻小说,没有千儿八百的,最起码也是好几百本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对修仙世界略知一二那都是谦虚的说法。
比如,道修、佛修、儒修,比如魔修、妖修、鬼修,甚至西方魔法、外星科技宇宙战舰……
但随着所学知识日益增多,修为越来越高,苏小丫愈发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与浅薄。
这种感受,并非源于知识本身变得更为艰涩难懂,而是由于在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中,所能触及的未知领域亦如滚雪球般持续扩张。
每一次全新的探索之旅,就仿佛是小心翼翼地揭开那层覆盖着神秘宝藏的轻纱一般。
当这层面纱被缓缓撩起时,呈现在眼前的景象却并非想象中的终点,而是一片更为广阔无垠且从未有人踏足过的新天地。
站在这片浩瀚如烟海般的知识跟前,苏小丫深深地感受到了自身的渺小与卑微。她觉得自己就好似一粒尘埃,在这无尽的知识洪流之中飘荡沉浮,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事实上,对于这样的感受苏小丫并未心生抵触之情。
因为她深知那句千古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出自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之手,一直以来都是激励无数读书人不断前行的座右铭。
凡是经历过高考那堪称“只要卷不死,就往死里卷”的蓝星人,无一不明白一个道理——在追求知识、攀登学术高峰的道路之上,根本不存在任何所谓的捷径可言。
要想在那堆积如山的书籍以及浩渺无边的学问海洋里获取到更广泛、更深入的知识,唯有依靠“勤奋”二字作为前进的路径,同时还需要保持一颗“潜心钻研”的心。
否则,学而不精、学而不广,是无法在几千万学子中脱颖而出,鲤跃龙门的。
只不过,尽管道理想得明明白白,但人的情绪往往并不会完全受理性所掌控。
所以即便苏小丫清楚地知晓这些道理,可当真正面对自己在未知领域的渺小无力感时,内心深处终究还是难以避免地泛起了一丝丝淡淡的沮丧之意。
幸好,苏小丫自认是一个性格坚毅的人,并不会轻言放弃。
大不了,一遍学不会就学两遍,两遍学不会就学三遍……甚至十遍、百遍、千万遍。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虽然对于自己是否能够顺利的领悟接下来的水道、木道、火道还有土道的剑招,内心深处着实没底,苏小丫也没有退缩。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坐享其成,如果不能够学会脚踏实地一点一点积累,就永远无法达成目的。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么简单的道理,没人不懂。
只是,真正能够领悟并且一丝不苟坚持下去的人极少。
恰好,苏小丫是个能够想明白,又能够身体力行坚持下去的人。
有了目标,寻找到了正确的路径,剩下的就是坚持不懈的努力走到终点。
苏小丫这会儿也琢磨出了一点道道。
正所谓剑招、剑招,唯有心中有那凌厉无比的宝剑,方可施展出变化万千的招式来!